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1264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石油分馏D海水晒盐【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2、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和分类均正确的一组是()A氦 He2 单质B乙醇 C2H5OH 氧化物C消石灰 Ca(OH)2 碱D硫酸铁 FeSO4 盐【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3、,为He,故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正确;D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维生素对人体有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

4、“碳”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白色污染”D用洗洁精可以洗去餐盘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考点】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77:硬水与软水;7H: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I6:白色污染与防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521:空气与水;528:化学与生活【分析】A、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B、维生素在人体中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在水溶液中受热时,能

5、分别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被除去,故正确B、维生素在人体中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作用很大,必不可少,故正确;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正确;D、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而不是洗洁精能溶解油污,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很简单为基础考查,只要根据书本所学知识即可解答4(3分)下列实验方案和现象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为了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为了鉴别衣

6、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可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D为了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用刚洗过的手直接拿取生石灰【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68:氧气的化学性质;8L: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IB: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63:实验设计题【分析】根据给出的实验要求或者实验描述分析对应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是否正确【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而非蓝紫色火焰错误;B、二氧化碳和HCl都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除掉HCl的同时也除掉了二氧化碳错误;C、羊毛纤维是蛋白纤维,点燃有毛发烧焦的气味而棉花没有所以可以鉴别正确;D

7、、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另外生石灰接触到潮湿的手会放热灼烧手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给出的描述逐一分析对应的现象、结论以及操作的完整性、科学性等和结论的唯一性5(3分)“3.15”晚会曾曝光市场上不法商贩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获取利益,下列关于甲醛(化学式为HCHO)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从组成上看: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从用途上看:甲醛能被破坏蛋白质结构,因而可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

8、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C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甲醛能被破坏蛋白质结构,因而可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就可顺利解答6(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B过滤时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

9、滤纸上C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将盛放滤液的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O2时,当导管口出现气泡时立即收集【考点】4I:蒸发与蒸馏操作;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6G: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三层滤纸上;C、根据蒸发皿加热分析;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O2分析【解答】解:A、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错误;B、过滤操作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弄破滤纸,

10、故正确;C、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将盛放滤液的蒸发皿直接加热,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出现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装置内的空气没有排净;待气泡连续冒出时,表明装置内的空气已排除干净,可以开始收集氧气,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7(3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62630反应后质量/g02m2A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表中m的值为44C容器中发

11、生的反应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1【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2:物质质量守恒;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本题可分析甲、乙、丁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丙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

12、30g2g=28g;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28g=44g,故m的数值为6g+44g=50gA、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m的数值为6g+44g=50g,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g:44g=4: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

13、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8(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T2时,甲和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C将T3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为乙减小,丙增大D增加溶剂的量能增大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5: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

14、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是如果甲物质的质量非常少,降温到0时也不会析出,所以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时不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故A错误;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和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将T3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为乙减小,丙不变,故C错误;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溶剂的质量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

15、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9(3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铵根离子(离子符号)NH4+(2)臭氧(化学式)O3(3)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G5:书写化学方程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根据常见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