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2041224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阎步克中国古代史六王莽改制和东汉兴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王莽改制与东汉兴衰 一 王莽改制 二 东汉政治述略 一 王莽改制 王莽篡位的历史背景 改制及其失败 西汉后期的社会思潮 七纬三十六种 昭帝时 眭弘奏 今大石今大石自立 僵柳复起 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自立 僵柳复起 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 者 者 先师董仲舒有言 虽有继体守文之君先师董仲舒有言 虽有继体守文之君 不害圣人之受命 汉家尧后 有传国之运 不害圣人之受命 汉家尧后 有传国之运 汉帝宜谁差天下 求索贤人 禅以帝位 而退汉帝宜谁差天下 求索贤人 禅以帝位 而退 自封百里 如殷周二王后 以承顺天命 自封百里 如殷周二王后 以承顺天命 以 妖言惑 众 大逆 不道 伏诛 元帝时 京房奏 今今陛

2、下即位已来 日月失明 星辰逆行 山崩陛下即位已来 日月失明 星辰逆行 山崩 泉涌 地震石陨 夏霜冬雷 春凋秋荣 陨霜泉涌 地震石陨 夏霜冬雷 春凋秋荣 陨霜 不杀 水旱螟虫 民人饥疫 盗贼不禁 刑人不杀 水旱螟虫 民人饥疫 盗贼不禁 刑人 满市 春秋 所记灾异尽备 满市 春秋 所记灾异尽备 后以 非谤 政治 归 恶天子 弃 市 成帝时 甘忠可 言 汉家逢汉家逢天地之大终 当更受命于天 天帝使真天地之大终 当更受命于天 天帝使真 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以 假鬼神 罔上惑众 下狱病死 哀帝时 夏贺良 建议下 诏 惟汉兴惟汉兴至今二百载 历纪开元 皇天降非材之至今二百载 历纪开元

3、皇天降非材之 右 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朕之不德 曷敢不通右 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朕之不德 曷敢不通 夫受天之元命 必与天下自新 其大赦天下 夫受天之元命 必与天下自新 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 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 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以 执左道 乱朝政 倾覆国 家 诬罔 主上 不 道 伏诛 王莽之兴 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享 国六十余载 群弟世权 更持国柄 五将十 侯 卒成新都 汉书 元后传 莽父曼早死 不侯 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 乘 时侈靡 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 莽独孤贫 因折 节为恭俭 受 礼 经 师事沛郡陈参 勤身博 学 被服如儒生 事母及寡嫂 养孤兄子 行甚

4、敕备 又外交英俊 内事诸父 曲有礼意 莽兄永为诸曹 早死 有子光 莽使学博士门下 莽休沐出 振车骑 劳遗其师 恩施下竟同学 诸生纵观 长老叹息 莽既拔出同列 继四父而辅政 欲令名誉过前人 遂克己不倦 聘诸贤良以为掾史 赏赐邑钱悉 以享士 愈为俭约 母病 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 莽妻迎之 衣不曳地 布蔽膝 见之者以为僮 使 问知其夫人 皆惊 莽色厉而言方 欲有所为 微见风采 党与承其 意而显奏之 莽稽首涕泣 固推让焉 上以惑太 后 下用示信于众庶 汉书 王莽传 w 平帝元始元年 塞外蛮夷自称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诏荐于宗庙 群臣盛陈莽功德 致周成白雉之瑞 千载同符 有定国安 汉家之大功 诏加莽太傅 封

5、安汉公 w 二年 莽奏选皇后 请勿采王氏女 吏民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 言 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 今当立后 独奈何废公女 天下安所 归命 愿得公女为天下母 终选莽女为皇后 w 三年 莽 行管 蔡之诛 杀长子王宇 喟然奋发作书八篇以 戒子孙 群臣奏颁其书于郡国 令学官教授 比同 孝经 w 四年 诏采伊尹 周公之号 加莽为 宰衡 位诸侯王上 招诱 西羌万余人来降 称 太皇太后圣明 安汉公至仁 天下太平 五谷成熟 或禾长丈余 或一粟三米 或不种自生 或茧不蚕自 成 甘露从天下 醴泉自地出 凤凰来仪 神爵降集 w 五年 吏民以莽辞让新野封地 上书者累计487 572人 诏加莽九 锡殊礼 风俗使者 八人还奏

6、天下风俗齐同 郡国造歌谣 颂 功德凡三万言 莽奏为 市无二价 官无狱讼 邑无盗贼 野无 饥民 道不拾遗 男女异路之制 犯者象刑 平帝暴卒 w 居摄元年 莽立二岁幼儿婴为皇太子 自效 周公故事 摄帝位 w 三年 哀章献符命 莽篡位 流涕曰 昔周公摄位 终得复子 明辟 今予独迫皇天威命 不得如意 百僚陪位 莫不感动 平帝元始四年 莽奏起明堂 辟雍 灵台 为学者筑舍万区 作 市 常满仓 制度甚盛 立 乐经 益博士员 经各五人 征天 下通一艺 教授十一人以上 及有逸 礼 古 书 毛 诗 周官 尔雅 天文 图谶 钟律 月令 兵法 史篇文 字通知其意者 皆诣公车 网罗天下异能之士 至者前后千数 皆 令记说

7、廷中 将以正乖谬 壹制度云 群臣奏言 昔周公奉继体 之嗣 据上公之尊 然后七年制度乃定 夫明堂 辟雍 堕废千载 莫能兴 今安汉公起于第家 辅翼陛下 四年于兹 功德烂然 w 明堂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所 汉书 应劭注 明堂所 以正四时 出教化 上圆下方 八窗四达 布政之宫 在国之阳 w 辟雍 古代太学 三辅黄图 周文王辟雍 如壁之 圆 雍之以水 象教化流行也 w 灵台 古代观天之所 诗经 郑玄注 天子有灵台者 所以观祲象 察氛祥也 以上合称 三雍 汉书 应劭注 三雍者 辟雍 灵台 明堂也 雍者 和也 言天地君臣民人皆和 古者 设庐井八家 一夫一妇田百亩 什一而税 则国给民 富而颂声作 此唐虞之道

8、三代所遵行也 秦为无道 厚赋 税以自供奉 疲民力以极欲 坏圣制 废井田 是以兼并起 贪鄙生 强者规田以千数 弱者曾无立锥之居 又置奴婢 之市 与牛马同栏 制于民臣 颛断其命 奸虐之人因缘为 利 至掠卖人妻子 逆天心 悖人伦 缪于 天地之性人为贵 之义 今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 奴婢曰 私属 皆不得 买卖 其男口不盈八 而田过一井者 分余田于九族邻里乡 党 故无田 今当受田者 如制度 敢有非毁井田圣制 无 法惑众者 投诸四裔 以御魑魅 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犯令 法至死 制度又不定 吏缘为奸 天下嗷嗷然 陷 刑者众 后三年 莽知民怨 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买 卖 勿拘以法 汉书食货志上 中国历代币制的

9、失败 多有别的原因 而不是制度本身的缺点 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 完全是制度的失败 彭信威 中国货币史 王莽钱范 改 官 制 改 地 名 铜卡尺 铜 方 斗 嘉量 铜环权 王莽认为 制定则天下自平 度量 衡也是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 方面的文物颇有遗留 莽至明堂 授诸侯茅土 公十四人 侯九十三人 伯二十一人 子百七十一人 男四百九十七人 凡七百九十六人 附城千五百 一十一人 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 以图簿未定 未授国邑 且令受俸都内 月钱数千 诸侯皆困乏 至有庸作者 莽好空言 慕古法 多封爵人 性实遴啬 托以地理未定 故且先 赋茅土 用慰喜封者 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 将待以不次之位 言便

10、宜者以万数 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 连马接骑 济百万师 或言不持斗粮 服食 药物 三军不饥 或言能飞 一日千里 可窥匈奴 莽辄试之 取 大鸟翮为两翼 头与身皆著毛 通引环纽 飞数百步坠 莽知其不 可用 苟欲获其名 皆拜为理军 以予虞唐尊为太傅 尊曰 国虚民贫 咎在奢泰 乃身短衣小袖 乘牝马柴车藉藁 瓦器 又以历遗公卿 出见男女不异路者 尊 自下车 以象刑赭幡汙染其衣 莽闻而悦之 下诏申敕公卿思与厥 齐 w 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 才 及其窃位南 面 处非所据 颠覆 之势险于桀 纣 而 莽晏然自以黄 虞复 出也 自书传所 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 考其祸败 未有如 莽之甚者也 昔秦燔 诗 书以立私议 莽 诵六

11、艺以文奸言 同 归殊涂 俱用灭亡 汉书 王莽传赞 w 任己而不师古 秦氏以 之致亡 师古而不适用 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 礼志 序 w 王翁嘉慕前圣之治 而 简薄汉家法令 故多所 变更 欲事事效古 美 先圣制度 而不知己之 不能行其事 释近趋远 所尚非务 故以高义 退至废乱 此不知大 体者也 桓谭 新论 二 东汉政治述略 东汉的建立及初期统治 外戚 宦官的交替专权 清议与党锢东汉的边疆形势 w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 字文叔 性勤于稼穑 而兄伯升 縯 好侠 养士 常非笑光武事田业 比之高 祖兄仲 王莽天凤中 乃之长安 受 尚书 略通大义 w 建武十七年 幸章陵 时宗 室诸母因酣悦 相与语曰 文叔少 时谨

12、信 与人不款曲 唯直柔耳 今乃能如是 帝闻之 大笑曰 吾理天下 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 光武帝纪 马 援说 隗 嚣曰 上 才明勇略 非人敌也 且开 心见诚 无所隐伏 阔达多大节 略与高帝同 经学博览 政 事文辩 前世无比 嚣曰 卿谓何如高帝 援曰 不如也 高帝无可无不可 今上好吏事 动如节度 又不喜饮酒 嚣意 不怿 曰 如卿言 反复胜邪 后汉书 马援传 汉汉 高 祖以匹夫起事 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赖之徒 立功以取将相 此气运为为之也 廿二史札记 卷二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汉开国功臣多出自亡命无赖赖 至东汉东汉 中 兴兴 则诸则诸 将帅帅皆有儒者气象 亦一时风时风

13、 会 不同也 光武少时时往长长安受 尚书书 通大 义义 及为为帝 每朝罢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讲论经 理 故樊准谓谓帝虽东虽东 征西战战 犹投戈讲艺讲艺 息马论马论 道 是帝本好学问问 非同汉汉高之 儒冠置溺也 而诸诸将之应应运而兴兴者 亦皆多 近于儒 如邓邓禹年十三能诵诵 诗诗 受业业 长长安 早与光武同游学 各见见本传传 是 光武诸诸功臣大半多习习儒术术 与光武意气相孚 合 盖一时时之兴兴 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钟 故性情嗜好之相近 有不期然而然者 廿二史札记 卷四 东汉功臣多近儒 梁启超评 廿二 史札记 赵 书于每代之后 常有多条胪列史 中故实 用归纳 法比较研究 以 观盛衰治乱之原 此其特

14、长也 赵翼 著 王树民校证 后汉书 卷三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 列传 传论 论曰 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 致使 英姿茂绩 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图远算 固将有以焉尔 光武鉴前世之违 存 矫枉之志 虽寇 恂 邓 禹 之高勋 耿 弇 贾 复 之鸿烈 分土不过 大县数四 所加特进 朝请而已 建 武之世 侯者百余 若夫数公者 则与参 国议 分均休咎 其余并优以宽科 完其 封禄 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同卷 马武传 帝虽制御功臣 而每能回容 宥其小失 远方贡珍甘 必先遍赐列侯 而太官无余 有功辄增邑赏 不任以吏职 故皆保其 福禄 终无诛谴者 王夫之 读通鉴 论 卷六 三代以下 君臣 交尽其美 惟东 汉为盛焉

15、 秦及西汉前期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西汉后期大司马 大司徒大司空 东汉太尉司徒司空 尚书令 尚书仆射 尚书左 右丞 三 公 曹 北 主 客 曹 南 主 客 曹 民 曹 二 千 石 曹 吏 曹 及光武亲总吏职 天下事皆上尚 书 与人主参决 乃下三府 唐六典 卷二 后汉众务悉归尚 书 三公但受成 事而已 通典 卷二二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外戚执政情况 推翻外戚的宦官 章帝 19岁 33岁 和帝 10岁 27岁 章帝皇后窦氏临朝 窦宪执政 郑众 殇帝 百日 2岁和帝皇后邓氏临朝 邓骘 执政 李闰 江京 安帝 13岁 32岁 少帝 幼 即位8 月卒 安帝皇后阎氏临朝 阎显执政 孙程 等 顺帝 11岁 3

16、0岁 冲帝 2岁3岁顺帝皇后梁氏临朝 梁冀 执政 单超 唐衡 等五人 质帝 8岁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桓帝皇后窦氏临朝 窦武执政 曹节 王甫 废帝 17岁 在位6 月废 灵帝皇后何氏临朝 何进执政 张让 段珪 东京皇统屡绝 权 归女主 外立者四 帝 临朝者六后 莫不定策帷帘 委 事父兄 贪孩童以 久其政 抑明贤以 专其威 任重道悠 利深祸速 而赴蹈不息 焦烂 为期 终于陵夷大 运 沦亡神宝 后汉书 皇后 纪 中兴之初 宦官悉用阉人 不复 杂调他士 自明帝之后 迄乎 延平 委用渐大 而其员稍增 手握王爵 口含天宪 非复掖 廷永巷之职 闺牗房闼之任也 迹因公正 恩固主心 故中外 服从 上下屏气 或称伊 霍之 勋无谢于往载 或谓良 平之画 复兴于当今 虽时有公忠 而竟 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 呼吸变霜 露 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 直情 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 矣 后汉书 宦者列传 w 光武帝 建武五年 乃修起 太学 稽式古典 w 明帝即位 亲亲行其礼 正坐自讲讲 诸诸儒执经问难执经问难于 前 冠带缙绅带缙绅之人 圜桥门桥门 而观观听者盖亿亿万计计 w 顺顺帝 乃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