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0448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学校新建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 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1015号);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6、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7、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8

2、、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9、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某发200622号);10、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承办某学院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11、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某工业某学院五年发展规划;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1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5、企业提供相关资料。1.1.5项目报告的背景与理由(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中部六省经济腾飞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某市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作为重点,

3、把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努力提升经济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力争尽快把某市建设成为某乃至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在国家有利政策支持下,某市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方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社会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制约性因素,其中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比较突出。某市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有众多的工商企业,已成为某西北地区的经济支柱。但这些工商企业却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工商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某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步伐。目前,某省现有培养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高等院校数量不多,所设置的

4、专业也比较雷同,缺少前瞻性和互补性,学员知识面难以扩展,实际技能较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据预测,到2015年,某地区需要新增职业技术类人才239万人,需求巨大。而某地区的人才供给规模却很有限,尤其是某西北地区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多年来一直不成规模,供需差距较大。目前,某市所需技术人才大部分需从发达地区引进,这对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发展限制极大,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人才匮乏的不利状况极其严峻。因此,加快紧缺高层次职业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某市建设“工业新城”的首要任务。拟建中的某某学院是由原某高级技术学校和某学校合并组

5、建而成。该校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某省和某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突出专业特色,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某学校已于2009年10月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认证,2010年4月晋升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技术、汽车维修等高级工专业和车铣加工技术、钳焊加工技术、冷作技术、电子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酒店旅游管理等中级工专业。学校拥有独立的实习工厂和实训大楼,各类设备、设施仪器1000余台套。近年来,在省市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学校师

6、生在车工、铣工、钳工、数控加工等工种的竞赛中均名列前茅。某学校始建于年,校名曾几经变更;年,正式定名为某学校。目前,学校占地近10余亩,建筑面积万多平方米。设置专业个,在籍学生1373名,教学班27个,教职工129人,其中高级讲师35人,讲师34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0人,外聘教师7人。学校专业设置以工为主,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辅,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是学校的主体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师资、设备比较集中、影响较大,在全市优势明显。年月,“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项目”落户该校,重点扶植电子技术专业。目前,学校共有电子、机电、综合、计算机四大系列实训场地,教学设备资产总

7、值近千万元。 拟建学院由上述二所中专合并组成。但这二所中专校园建设年代均较早,占地面积普遍偏小,生均建筑面积仅为21.21平方米,较国家规范某学院生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要少13.79平方米;且校园内部分建筑物年代过久,地下室常年积水,有些已达到危楼程度,一部分建筑面积已无法正常使用,极大影响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并导致在校生实际可用建筑面积要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同时,二所校园仪器陈旧落后且数量较少,实训场地严重缺乏,按照每个专业至少配备一个实训场所的最低要求,学院最低需要3040个实训室,而学院目前仅有20个实训室,缺口比例达到33%50%,其教学条件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

8、求。 目前,由于上述校舍和教学条件问题影响学生入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初步估计,近几年由于校舍和教学条件差而致使新生不来报到或者新生到校后又离开的数量已经达到每年300-400人左右,对学院的招生工作负面影响极大。同时,二个校区分散在某市主城区各处,尤其是原某学校位于商业中心区,不但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的提高,限制了该校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某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挖掘办学潜力,该项目拟利用这二所校园在某市内地理位置较好,特别是原某学校位于市商业中心,土地价格高的优势,将二所校园进行

9、置换,从而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省内一流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好满足某市及某西北地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该项目征地与建设资金将全部来源于原二所中专校园土地出让和资产置换所得,不需要学校进行商业贷款。且已经与某市政府达成协议,二所校园的置换和新建工业某学院征地与建设均由某市政府负责,同时将搬迁后土地挂牌所得交予政府,某市政府将实施“交钥匙”工程。目前,某市政府已完成了对二所校园的资产评估工作,项目建设迫在眉睫。(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为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和建设的步伐,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平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就业工作,某市人民政府根据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0、关于举办技师学校的意见(某政办发200622号)文件精神,结合某市情,于2010年11月23日由市长陈文浩签发,以常改201085号文向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的请示,拟以某学校为基础,整合某市工业学校等市内职业教育资源,筹建新学院。其主要理由是:(1)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某学院的意见指出,要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主要通过整合、优化和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实施“科教兴某”,建设创新型的发展策略。(2)具备筹建某学院的基本条件。按照上级要求,某学院举办主体应是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某市已具备此项基本条件,

11、某市高级技工学校已于200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10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同时,某学校基础较好,一是办学机制灵活,自主性强,可根据教学需要设立岗位,高薪引进人才。二是专业特色明显,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钳焊技术、电子电工等均为省、市 精品专业。三是招生就业形势较好,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劳动保障业务人员的生源信息作用,招生年年爆满,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98%以上。(3)具有筹建某学院的地理优势。“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省规划建设10所技师学校,目前已批准设立和批准筹设某学院九所,但某西北地区无一所某学院。某作为某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筹建某学院将形成辐射效应,有利于加快某西北地

12、区高技能人队伍培养。(4)组织准备工作充分。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筹建工作以反复调研论证,并成立了市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筹建工作。目前某市正制定职业教育统一规划,拟建设职教城,整合相关职业教育资源,在职教城建设某学院主题校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已明确某某学院隶属关系为某市人民政府,并在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和资金筹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根据上述理由,2011年2月24日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某人社函201180号函发出了对某市人民政府关于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请示的答复意见,并指出:根据我省技能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按照“创办品牌、突出特色

13、、控制数量、稳步推进”的原则,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拟规划建成10所某学院。某是我省某西北等中心城市,筹建某学院有利于加快某西北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我厅将按照某学院审批程序,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上报省某学院评议委员会评议,评议通过后报省政府批准筹建某学校和某学校合并搬迁新建项目。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地点1.2.2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一)项目建设规模拟建校区规划用地面积309988.29平方米(约464.98亩),净用地面积265943.52平方米(约398.91亩),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建成“一个主体 ,两个中心”,即以某学院为主体,构建某市公共实训中心和职业

14、培训中心项目。建筑密度18.28%,容积率0.66,绿地率51.26%。拟建学院规模:一是学制教育年在校生5000人;二是职业培训中心年培训规模10000人次(其中常年住校培训500人);三是公共实训中心年实训规模5000人次;四是相关专业执业技能鉴定平台年技能鉴定规模30000人次(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作配合)。(二)建设内容(1)房屋建设工程:共21栋,总建筑面积175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栋,各6层,建筑面积共20000平方米;图书馆1栋,6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实验实训楼4栋,各6层,建筑面积共45000平方米;风雨操场1处,1层,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综合楼1栋

15、,6层,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室内球场(兼做会堂)1栋,2层,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学生宿舍5栋,各7层,建筑面积共45000平方米;食堂及附属用房3栋,23层,建筑面积共15000平方米;生活辅助用房1栋,3层,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2栋120套(每套面积35平米左右),各5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2)设备仪器购置与安装:拟建某学院所属操作性设备仪器较多,一部分可充分利用“某”原有设备仪器;另一部分可借用外协企业单位已有车间设备仪器,但考虑原有设备仪器缺口较大,且陈旧、落后,外协借用又受到限制,为适应教学、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大、任务重,必需新添相当数量的现代化先进设备约6492台(套、件),详见表111。(3)公共辅助配套工程:包括某学院园区内场地道路硬化、供电、供水、排水、消防、污水处理、通讯网络及环境绿化等。1.2.3主要建设条件(一)良好的创办环境(1)有国家政策作保障,机遇难得。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现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为此,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