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403872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 “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C【解析】提取题干的“赵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王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长平之战。故C符合题意;城濮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桂陵之战发生在齐国

2、和魏国之间。故B不符合题意;赤壁之战发生在曹军和孙刘联军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A. 建立隋朝B. 统一全国C. 开通大运河D. 创立科举制【答案】C【解析】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大体意思是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工程之一,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大加强了南北联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运河所经之地,城市兴起,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所以说这是为后世开万世之利。故C符合题意;

3、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的是隋文帝,故AB不符合题意;创立科举制的是隋炀帝,但与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的“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认识题干材料大意是隋炀帝的举措促进了多年的国运,造福后世。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后世开万世之利。3. 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

4、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和“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题干的情形。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 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

5、沈战役。图片A出现“辽北、沈阳”等信息,应该是辽沈战役示意图。故A符合题意;图片B出现“张家口、天津”等信息,应是平津战役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图片C中出现“徐州”信息,应是淮海战役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图片D是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图片的名称,结合辽沈战役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选择正确答案。5.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6、.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由此判断,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有关。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A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理解错误,因为土地改革后还是农村土地私有制。故B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 标语口号体

7、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A. “一五计划”B. “三大改造”C. “大跃进”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全国建起了上百万个土高炉,掀起了“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重工业,与“以钢为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的变革,与“以钢为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文化大革命”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 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

8、“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答案】B8.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A. 民主科学精神B. 生物进化理论C. 自由平等思想D. 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题干的“人是能够从心

9、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和“我创造了我自己。”就是人文主义思潮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A不符合题意;生物进化理论是达尔文提出的,和文艺复兴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自由平等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文艺复兴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9. 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他几次大败反法联盟,征服了许多国家,堪称一代枭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民法典【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的“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

10、。”可知题干的“他”是拿破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故D属于拿破仑的历史功绩。故D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议会颁布的文献,故A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颁布的文献,故B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与拿破仑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 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殖民扩张C. 资产阶级革命D. 工业革命【答案】D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1.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

11、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A. 亚历山大东征B. 美国独立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匈帝国是一战前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之一,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参加了一战。一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因此,料中的“大屠杀”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故C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和奥匈帝国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和奥匈帝国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题干的“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12、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 罗斯福新政B. 马歇尔计划C. 成立北约D. 成立华约【答案】B【解析】题干的“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表明是在二战之后。罗斯福新政发生在二战之前,可以排除A;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各国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为了利于西欧对抗苏联,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故B符合题意;成立北约是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成立华约是以苏联为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

13、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13. “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材料表明了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答案】正确【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政府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达赖、班禅事无大小均应秉明驻藏大臣办理。”材料说明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故本题说法正确。14.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错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

14、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故本题说法错误。15. 在雅典全国大约20余万人口中,能够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约三四万男性公民。大量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被斥于雅典民主政治之外。”材料说明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答案】正确【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期是在伯利克里时代,此时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经济和文化也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当时真正享有民主权力

15、的,还局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大量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被斥于雅典民主政治之外。因此,材料说明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故本题说法正确。点睛:解答此题需认识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只有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行使权力,大量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被斥于雅典民主政治之外。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2)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答案】(1)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运动)。【解析】(1)根据材料的“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可以概括出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