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2040383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阶段评估检测试卷 第一章一、选择题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 dm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 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 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3如图为歼-15飞机首次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时的照片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辽宁号”航母B“辽宁号”航母

2、上的工作人员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D辽阔的海面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4:1B4:9C1:4D9:4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I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7如图是汽车上的速

3、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向北京,若石家庄距北京2.810m,则( )A该车的行驶速度是65 km/h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 m/sC该汽车4h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D该汽车410s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9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s,甲运动6s时通

4、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 m.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 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10.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以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a车Bb车Cc车Da车和c车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cm.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如云与我俱东”其中“

5、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为参照物(均选填“榆堤”或“船”)3.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99 s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10 s大关的黄种人在比赛过程中,他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_m/s(保留整数)4.有五名同学先后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 72 cm,14. 72 cm,5. 74 cm,14. 73 cm,14. 74 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应记作_5.哈尔滨东站到北京全程1 288 km.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340次列车,夕发朝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1) K340次列车哈尔滨东

6、到北京运行的时间是_小时(2)K340次列车哈尔滨东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是_km/h.(3)列车在20:25的瞬时速度是_.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m.三、按要求做题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铜丝的直径dD将铜丝紧密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绕在圆铅笔杆上的铜丝线圈的圈数行(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应该这样改正:_.

7、(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3)由图可得_ cm,_s,_

8、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记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3.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三水,休息0.5 h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到达肇庆,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4.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 m,质量为30 t,匀速通过长260 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 s,它以同样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 s,求桥的长度5.甲、乙两车相距300 m,同时沿一条平直的公路向相同的方向运动,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的速度是10 m/s,乙的速度是15 m/s,那么乙车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甲车?检测一(第一章)1. C 2.A 3.C 4.A 5.B 6.C 7.C8D 9.D 10C二.1. 4.8;4.80 2. 船;榆堤3. 变速;104. 1 mm ; 5.73 cm 5.(1)16小时46分 (2)76.8(3)06.东 30三.1.(1)A C算出铜丝的直径为 (2)DBEC (3)ABC2.(1) (2)小(3)4. 00; 2 ;0.02 (4)大3.(1)45 km (2)62.5 km/h4. 200 m5. 60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