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9770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2017级测绘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可编辑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通过总结课堂学习、图书馆阅读、网络资料查阅等多种途径,论述以下问题:1、 请谈谈你对信息化测绘的理解。(400字以上)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网络化运行,为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测绘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测绘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信息化测绘的体系主要包括: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体系

2、、实时化数据获取体系、自动化数据处理体系、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体系。而建设信息化测绘,就是从这几个体系着手并推进的。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将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有利于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测绘向现代化迈进,对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请阐述GPS系统

3、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400字以上)GPS系统主要由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21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备用卫星。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即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 地面监控部分主要由1个主控站(简称M

4、CS)、4个地面天线站和6个监测站组成。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谢里佛尔空军基地,是整个地面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和技术中心。另外还有一个位于马里兰州盖茨堡的备用主控站,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启用。注入站目前有4个。注入站的作用是把主控站计算得到的卫星星历、导航电文等信息注入到相应的卫星。注入站同时也是监测站,另外还有2处监测站,故监测站目前有6个。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采集GPS卫星数据和当地的环境数据,然后发送给主控站。用户设备主要为GPS接收机,主要作用是从GPS卫星收到信号并利用传来的信息计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及时间。3、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GPS主要存在哪些优势?(400字以上)传统测量的目前以全站

5、仪为主。全站仪测量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但是它受外界条件、通视条件等的影响较大,遇有障碍物时需要多次转点,测量范围也比较有限,系统误差的影响比较大等很多因素使其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GPS测量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GPS静态定位和全站仪定位相比,精度已经很接面误差都能控制在8mm之内,相对误差都能够满足三等以下导线测量、工程测量规范和港口工程的生产要求;GPS静态定位与全站仪定位相比更高速、高效,应用范围更广阔,节约人力物力更加明显;测量范围更大,更加实用;GPS静态测量数据平差比全站仪测量成果的导线网平差更加快捷,平差精度也相对较高。GPS动态测量(RTK)与全站仪

6、的平面误差基本上在20mm之内,高程误差在30mm之内。完全能够满足GPS动态测量(RTK)平面误差20mm,高程误差50 mm精度指标。 GPS动态测量可以很好避免全站仪测量时繁琐复杂的分级控制过程,能够很好克服测量点之间的通视问题,能减少一半的测量人员,从而节约大量工作时间、大幅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总结:GPS测量成果相对精度高,质量可靠。 点位范围可以方便地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并且点与点之间误差均为随机误差,不会产生累积误差。 定位系统可以全天候作业,不受外界和视线通视的影响,可实时提供定位点的三维坐标,方便快捷,定位情况一目了然。 野外作业操作简单,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小了劳动强

7、度,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4、 绘图并说明采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的基本方法。(200字以上)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a 后视读数 A 后视点b 前视读数 B 前视点1、A 、 B 两点间高差:xxx 2、测得两点间高差 xxx后,若已知 A 点高程xxx,则可得B点的高程:xxx。3、视线高程: xxx转点 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

8、来测定相邻各转点间高差,求和得到 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5、 简述卫星大地测量的主要内容。(400字以上)卫星大地测量是指应用观测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法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测量技术。它是现代大地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测定地面、水域、空间点的位置;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测定地面点位置和地球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卫星大地测量始于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并获得迅速发展。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激光测距、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双向无线电卫星定位等。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根据观测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如下3种类型:卫星地面跟踪观测;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对卫星观测。卫星大地

9、测量在原理上分为几何法和动力法。几何法以卫星作为观测目标,由几个地面站同步观测,按空间三角测量方法求出这些站的相对位置。动力法根据卫星轨道受摄动力的运动规律,利用地面站对卫星的观测数据,同时计算卫星轨道根数、地球引力场参数和地面观测站地心坐标。按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卫星是在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上运动。这个椭圆轨道由6个轨道根数来确定。与传统大地测量比较,其优点是:全球、全天候连续地实时定位;操作方便、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定位精度高;各测站问不需通视,节省建立觇标经费。6、 谈谈观看视频李德仁院士测绘人生的观后感。(400字以上)大家是中央电视台介绍各界精英的一个重要栏目。而测

10、绘人生一期,向我们展示了学界泰斗李德仁院士的大家风范。大家的风采,往往在年轻时便已崭露。1957年考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航空测量系后,还是本科生的他,就在学习中发现了苏联教科书上的公式推导错误,让当时的副院长、中国遥感测量的奠基人王之卓教授都对他刮目相看。即使意外让他远离象牙塔15年,李德仁院士的卓越才能依然没有被磨灭。1981留学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李德仁院士的风采便宜展露无遗。他解决了困扰测量学界的百年难题,以最优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在盛名之下,我们看到的是李德仁院士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谢绝了国外的教席,返回母校任教。如今,他培养的博士超过了百名。李院士还心存用遥感技术改变

11、人民生活的理想。从“影像城市”到“智慧地球”,无不包含着他为人民谋福祉的高尚情操。全片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曾经的我,对测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经过专业启航课的学习后,我的认识有了改观;在看完测绘人生后,更坚定了我对测绘的信念。李院士的风采让我景仰,而成就他的那些积极的特质,我也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7、 遥感的定义是什么?常用的高分遥感数据有哪些?谈谈如何利用高分遥感影像服务校园建设(或家乡建设)。 (400字以上)遥感技术指通过非物理接触的方式获得物体或现象的信息的技术。具体的说,它就是通过遥感平台,即车辆、飞机、卫星、航天飞机等运载工具以及各种流动或固定的遥感设备,收集和

12、记录遥感目标及其环境的辐射、反射租散射的电磁波和声波信息,得到数据和图像,再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和处理,从而迅速得到和判断遥感目标及其环境的位置、状态等自然的、生物的诸多信息特征的一种技术。常用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有以下几种:1、国产:高分系列的高分二号(0.8m)、高分一号(2m)、资源三号(2.1m)、资源三号02C (2.3m)(这几种国产高分辨影像数据都可以在遥感集市上找到)2、国外:美国的Planet遥感卫星3-5m、worldview(0.5m)等。遥感技术是城市的几何空间信息和部分属性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手段,是监测城市发展建设、支持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具有快速、准

13、确、经济等特点。遥感技术使得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研究从广度、深度和精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高分遥感数据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8、 阐述摄影测量学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摄影测量学发展历程和现状,谈谈你对未来测绘的展望,并进行说明。 (400字以上)摄影测量学是一门利用光学像片研究被摄物体的形状、位置、大小、特性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学科。简而言之,就是以摄影为工具,以测量为目的。其利用在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摄取的多张影像构建物体的三维模型,人们就能在室内(而不是在实地)对三维模型(而不是实物)进行测量,将野外的测量工作变成室内工作。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的

14、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摄影测量学发展至今,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摄影测量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摄影测量学向着智能化、实时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着。而摄影测量学作为测绘的子学科,以小见大,我们不难看出测绘将来的发展,必将与计算机技术的前沿紧密结合。目前,神经网络等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已经在遥感上开展了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测绘也将能够全面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9、 针对当前摄影测量学应用案例,谈谈你对摄影测量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400字以

15、上)摄影测量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1. 空间数据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天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将可以从各种航天、近空间、航空和地面平台上,用多种传感器获取多种比例尺的目标影像,大大提高其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形成天地一体化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数据获取方法。随着新一代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将以更高的精度自动测定各类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无地面控制的实时摄影测量与遥感。 2. 空间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 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通过从时空基准、遥感成像机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数据挖掘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几何与物理方程的整体反演求解,进而实现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3. 空间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地球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信息共享、互操作和网格化。 随着全球信息网格(GIG)概念的提出,建立全球统一的空间信息网格已势在必行。 4. 空间信息应用的发展趋势 地球空间信息成果应用的发展趋势是成果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大众化与普适化。 地球空间信息在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政府决策中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创造高效优质的服务模式,包括汽车导航、盲人导航、移动位置服务等基于位置的公众信息化服务。地球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