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9746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与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2、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4、传统的科学教学目标一直以(认知)为中心,教师大多关注怎么教可以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5、探究法的基本程序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整理信息

2、、(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6、科学中的实证意识即(科学是讲求证据的,科学的结论是经得起证实,也经得起证伪)。7、“示范模仿”教学法属于与(习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8、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 )、组际(竞争 )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9、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10、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科学习惯)。11、逻辑思维就是

3、(指科学都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结论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检验)。12、质疑精神是指(科学是没有尽头的,它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向前发展)。13、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14、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15、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16、科学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17、合作学习中我们一般需要制订(独立思考)、(分工合作)、(交流)等规则。18、关于探究的类别,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它分为三种:一是(科学探究);二是(基于探究的教学或以探

4、究为本的教学);三是(以探究为本的学习)。19、英国学者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组织全班学生,向学生进行(讲解)与应用(教学媒介)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20、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21、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22、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斯塔尔)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两部分。23、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

5、。24、知识发现式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其一般程序是: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25、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演示法、观察法属于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26、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就小学科学课而言,它从(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三方面体现科学本质。27、课时教学目标设定时应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28、20世纪80年代苏联对教学方法定义为: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调整 (教师) 和 (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29、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讲授、谈话、演示属于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

6、法。30、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式有:(问题讨论式)、知识发现式、(实验探索式)等。31、语言传递法、直观显示法、实践操作法分别是以 (语言)、(视觉形象)、(动觉刺激)为信息载体的。3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3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34、((情境)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属于与调节情感活动有关的教学方法。35、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36、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

7、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37、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订(规则)。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简洁)越好。38、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层次。39、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40、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41、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

8、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42、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即选择问题要适合自己的(实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43、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44、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最大的发展。4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46、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

9、共同)学习。47、合作教学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48、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 教学任务 )之上,为实现( 教学目的 )而制定的教学方案。二、简答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答: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 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2、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答:一、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三、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3、教育大辞典

10、对教学方法的定义作出了哪两种解释?答:教育大辞典对教学方法作如下两种解释: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可运用于一切学科和年级。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4、判断课堂生成教育资源是否有益的标准是什么?答:一看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是判断是否与本来的教学活动相关三是分析它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价值是否与原来的教学目标一致,或者说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或价值。5、教学方法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答:第一类: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讲授、谈话、演示等。第二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读书、讨论、实验、

11、实习作业、研究等。6、交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答: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a、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提供练习的机会。b、尊重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听”

12、,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学习的技巧。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c、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7、教学方法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类?答:第一类:通过语言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第二类: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演示法、观察法等。第三类: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信息的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等。也有人以语言、视觉形象、动觉刺激为信息载体,依次分得与上述相同的三类:语言传递法、直观显示法、实践操作法。8、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中,学生

13、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哪些?答:主要指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9、为什么课时目标设定时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10、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方面?答: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国内有学者对此作过专门的论述,有六个方面: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允许的时间;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教师本人的特色(善写、善说、善于用实验说明问题等);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经济状况。11、什么是预设与生成,它们有怎样的关系?答: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预设是指“教学之前的设计”,是教师课前按照教学常规,对自己的教学任务经过清晰、理性的思考后做出的教

14、学安排。比如查阅资料、选择媒体、设计步骤、拟定环节、设置问题、撰写教案等,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预设。生成是在学习环节中出现的许多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教学情况。生成是离不开精心的预设的。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1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常识大纲有哪些突破?答:1、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3从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出发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与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归属思想品德教育。4、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新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13、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

15、方法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答:1、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化。2、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3、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灵活。14、小组合作学习率先兴起于美国,它的基本做法是怎样的?答: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15、我们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怎样才能防止误导学生?答:首先要确定材料有必要,接着就要考虑准备的材料是否有问题,一定要防止材料的原因引起学生的错误认识;其次教师应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看待所提供的材料,不要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无关现象;其三是材料要最有利于学生的认识。16、什么是实验探索式学习?答:就是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其一般程序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17、在小学科学课材料准备中,后续材料有什么作用?答: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