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9654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版).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理综试卷吉林省长春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0分)1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在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78%,观察选择项,A正确故选A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木条燃烧 D水结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

2、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 B金刚石 C水 D氢氧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来源:Zxxk.Com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应左手

4、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D、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应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故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D、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

5、倒,避免液体溅出故操作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B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C油脂、糖类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D用灼烧法可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析】A、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物质,不属于清洁能源;B、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C、根据油脂、糖类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进行解答;D、根据羊毛和合成纤维灼烧的现象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物质,不属于清洁能源,故错误;

6、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C、油脂、糖类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正确;D、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以使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故正确;故选A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C2H4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B、置换反应是

7、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由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3O22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O2是单质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D、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7下列对有

8、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过氧化氢分解属于化学变化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两种溶液中都存在酸根离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过氧化氢分子本身发生变

9、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两种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盐酸、浓硫酸都易挥发BCH4、C2H5OH都能作燃料C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DCO2、SO2都是有毒气体【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错误;B、CH4、C2H5OH都具有可燃性,能作燃料,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

10、过多,错误;D、二氧化碳不是有毒的气体,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热挥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B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C将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混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来源:Z|xx|k.Com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瓶中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碳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铝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C、根据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分析;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

11、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加热挥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故A说法正确;B、由于铝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不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故B说法错误;C、将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混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故C说法正确;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瓶中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故D说法正确故选B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B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Ca(OH)2固体,过滤C验证BaSO4中含有Ba

12、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钡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回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过滤只会得到铜,不会得到锌,故A错误;B、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氢氧化钙对于氯化钙也是杂质,故B错误;C、碳酸钡会与盐酸反

13、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加适量稀盐酸检验BaSO4中含有BaCO3,故C正确;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回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不能制备氢氧化铜,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的符号是O;(2)3个氢原子可表示为3H;(3)生理盐水中溶剂的化学式为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生理盐水中溶剂是水,写

14、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氧元素的符号是O(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3)生理盐水中溶剂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1)O;(2)3H;(3)H2O12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周期三【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

15、(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解答】解:(1)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三周期;答案:(1)1;(2)钠离子和氯离子;(3)三1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去除水中的异味;(2)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在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泡能够燃烧【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2)根据硬水软化法分析;(3)根据电解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