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39652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 对于下列有关物理量的大小的估计,其中不可能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20km/hB. 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00gD.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7m2. 摔泥碗,又名“摔泥娃“,儿童游戏。人数不限,各自备好一块泥,找一块平地围坐一圈,每人捏一泥碗,泥碗需大而薄(图甲)。将碗口朝下使劲摔在地上,因碗底薄,碗内空气冲破一大窟隆(图乙),最后以各自摔破泥碗的多少定输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泥巴能捏成泥碗,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用力将泥碗摔地上,利用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 碗内空气冲出一个大窟窿,是空气对泥碗做了功D. 摔泥碗时,泥碗的惯性与力的大小有关3.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 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 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 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 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4. 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F1F2W1=W2P1P2B

3、. F1F2W1W2P1P2C. F1F2W1W2P1P2D. F1F2W1=W2P1P25. 一束带负电的电子流过一暗盒附近,运动的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中可能存在的物体为( ) 磁铁,铅块,带正电荷的物体,带负电荷的物体。A. B. C. D. 只可能是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6. 电冰箱起动时,与电冰箱并联的台灯变暗。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进户线中电流变大B. 线路中电阻变大C. 线路中热损耗变大D. 灯泡两端电压变小7. 关于物理关系式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v=中,s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 p=中,S表示受力物体的

4、面积C. W=Fs中,s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D. t=0.3s中,s表示时间单位秒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1A”灯泡标有“3V 1.8W”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0.6A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3VD.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2W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0分)9. 课堂上物理老师敲击音叉时,同学们听到声音的时候发现音叉将小球弹开(如图),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5、_。如图2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通过在_处减弱噪声。10. 春天到了,望花湖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晚上,行走在湖边的人看到水中灯饰的倒影原因是_;看到灯光下自己的影子原因是_。11. 河南省南阳市电网实行电费预收费。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灯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是_kWh,标有“3000R/kWh”字样电能表的转盘转过_圈。12.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慢慢地冰粒_成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冰粒下落

6、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不计空气阻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 小华用垂直于墙面50N的力把一个重1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_ 对平衡力的作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 N;若小华改用垂直于墙面30N的力把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细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5.

7、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略重型运输机“运20”,能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求:(1)该机的最大速度约为700km/h,从我国广州到澳大利亚珀斯的距离大约为6160km,该机从广州飞到珀斯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该机有14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3m2,一次试飞时的总质量为2.1105kg,该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该机从地面飞到10000米高空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多少?(g取10N/kg)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6. 小明设计一拉力计,如图1,

8、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电阻不计,P与R1间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ab是一根长5cm电阻为25的均匀电阻丝,电源电压为3.0V,电流表量程为00.6A,当不拉环时,滑片刚好位于a端,已知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关系如图2。(1)改装后的拉力计的零刻度线在电流表表盘的什么位置?(2)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表盘上0.6A处应标多少?(3)分析拉力计表盘刻度是否均匀?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7.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请大致画出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8. 如图所示,站在平板车上的人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当平板

9、车通到障碍物停下时,请画出此时人所受力的示意图。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19.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特点时。(1)使用透明玻璃而不使用平面镜的目的是_;(2)为了探究像的大小这一特点,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3)实验过程中,小明建议选择较薄的玻璃板,这样做的好处是_,同样大小,同样放置方式的厚玻璃板和薄玻璃板相比,竖直放在桌面上时,厚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与薄玻璃板对桌面的压强_,(选填“较大”“较小”“相等”)。20. 在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

10、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测塑料块质量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2)改正错误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_,塑料的质量和体积比为_kg/m3。(3)往烧杯内倒入l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g。(4)将该材料的塑料块3cm3放入上述液体中,静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是_。21.

11、小明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完成如下实验探究:(1)请用笔画线将图乙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2)闭合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多次实验绘制I-U图象,如图丙中a所示,此过程探究的是_。(3)仍然闭合S1、断开S2,依次将定值电阻R换成R1、R2,且RR1R2,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选填“左”或“右”)滑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把R1换成R2,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用电压表调到控制值,说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4)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实验,小灯泡突然熄

12、灭,检查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请你帮小明分析电路故障可能是_。故障排除后,根据记录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绘制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中b所示,图象中A、B、C三点RA、RB、RC的阻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即4km/h左右,故A的估计不可能;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2个鸡蛋的质量为100g,故其重力约为1N;故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故B的估计是可能的;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00g左右,符合实际,故C的估计是可能的;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13、3.7m,符合实际,故D的估计是可能的;故选:A。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答案】C【解析】解:A、泥巴能捏成泥碗,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B、用力将泥碗摔地上,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摔泥碗时碗内空气对泥碗做功使碗冲出一个大窟窿,故C正确;D、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力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惯性的大小与

14、力的大小无关。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做功的判断,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3.【答案】D【解析】解: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G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F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F甲与F乙的大小关系。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将抬起物体所用的力与物体的重力两者联系在一起。对于均匀的物体,抬起一端所用的力等于其重力的一半。对于一端粗一端细的物体,由于其重心不在其中点上,所以,所用的力不等于重力的一半:抬起粗端所用的力大于重力的一半;抬起细端所用的力小于重力的一半,但两者之和仍等于物体的重力。4.【答案】A【解析】解:(1)斜面AB倾斜角度小于斜面AC,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较小,即:F1F2;(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1=W2;(3)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物体的速度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