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8523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福建省尤溪二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尤溪二中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A. 群居生活B. 氏族公社的生活C. 原始农耕生活D. 游牧生活2.孔子的言论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主张是A. “仁”B. “因材施教”C. “知之为知之”D. “温故而知新”3.运用历史地图感知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图反映了A.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B. 民族政权的并立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中外交往与冲突

2、4.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 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隋朝5.“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东方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中国人在海上远航的图景。”英国学者描绘的图景最有可能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郑和下西洋C. 戚继光荡平倭寇D. 郑成功收复台湾6.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社会习俗发生巨大变化A. B. C. D. 7.圆明园从左图到右图变化发生在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

3、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8.近代,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9.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与上述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10.弘扬民主科学思想,促进民众觉醒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 文艺复兴运动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新文化运动11.在1900年北京的街头,人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A. 关于军警在街头为行人剪辫子的情

4、形B. 关于废除科举制的诏书C. 关于京师大学堂开设的课程D. 关于废止缠足的法令12.周恩来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与前一个“天安门”和后一个“天安门”相关的节日是A. 端午节、中秋节B. 青年节、建军节C. 建党节、国庆节D. 青年节、国庆节13.从下表可以看出1927年四个月内党员人数锐减,其主要原因是A. 国民党的血腥屠杀B.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 长征初期的失利D. 解放战争中牺牲14.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会议,这场会议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15.“十四年抗战”以1

5、931年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其重要理由是A.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B. 国共两党联合抗日C. 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6.1947年,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区,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立根据地。刘邓大军的壮举标志着A.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B. 国民党重点进攻被粉碎C.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D. 战略大决战开始17.新中国成立后,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农村经济改革是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下表中不同身份职工人数变化的原因是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大跃进”运

6、动的展开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将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该证书颁发于A. 公元1914年B. 公元1915年C. 公元1924年D. 公元1925年20.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B.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D.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21.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和平共处五项原

7、则D. “一国两制”构想22.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状况,最具参考价值的素材是( )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青铜器23.“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 雅典民主政治B. 英国君主立宪制C. 法国民主共和D. 美国联邦制24.“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是A. 人文主义B. 自由、平等C. 民主、共和D. 民主、科学25.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宝石、香料之国。材料反映了哥伦布航海活动的( )

8、A. 背景B. 目的C. 性质D. 作用26.“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英国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典型文献是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民法典27.世界文明史中有一段描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中省略部分应该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俄国1981年改革C. 美国罗斯福新政D. 英国的工业革命28.“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提到爱迪生的贡献是A. 改良蒸汽机B. 研制成功耐用电灯泡C. 改进内燃机D. 制造汽车29.1933年,面对

9、“大萧条”现状,罗斯福进行大胆的试验。这一试验的创新举措是A. 放任美国经济的自由发展B.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与指导C.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30.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标志国际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组织是A. 联合国B. 欧洲联盟C. 亚太经合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非选择题共4题,第31题5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3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以上表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始皇废分封

10、,置郡县,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材料二公元前127年,刘彻颁布了史称“推恩令”的诏书,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承袭封国的部分土地外,其余土地由皇帝以“推恩”之名,赐给庶子以为侯国。王国由是一再缩小,亦无政治特权,王国、侯国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同于郡县他以一个极具智慧的方案将威胁国家统一与稳固的诸侯王势力彻底消解于无形。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政制度名称,并总结这一制度的作用。(2)请你推测材料二中“刘彻”指的是历史上哪一位皇帝,并写出推测理由。

11、(3)结合材料,从共性角度简要评价上述两位皇帝。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实施把两极对峙的世界转化为战略性的三角关系之策略,美国在1969年7月宣布一系列的单方面主动议案原先不准美国人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的禁令取消;美国人可以携带价值一百美元的中国制物品进入美国;也准许在某一限量之内的美国货物输往中国。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著材料二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也认识到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是不实际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泽东开始向华盛顿发出某些信号,暗示中国准备与美国进行某种形式的接触,并与美国达成某种形式的和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入江昭(1)结合材料一、二,写出材料一中的“

12、三角关系”所指的三个国家的名称。(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宣布一系列的单方面主动议案”的原因。 (3)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事例。(4)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认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注:拖拉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人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部分骨干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约有两万人。大国崛起 俄罗斯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的主要原因。(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