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2038228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内镜改良小肠营养管置管术作者:章福彬,朱 斌,刘 卫,许邦福,施红林【关键词】 小肠营养管置管术;内镜;肠内营养 关键词 小肠营养管置管术;内镜;肠内营养 小肠营养管经常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我院采用胃镜引导下,用改良置管术治疗不能经胃正常纳食的患者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住我院21例患者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74岁;胃手术后吻合口狭窄13例,十二指肠畸形2例,幽门良性梗阻1例,腹部其他手术后5例。 12 器械 胃镜(Olympus GIF130)、导丝、活检钳、Flocare肠内营养管或硅胶、塑料小肠营养管(前端自行加上牵引线)。 13 置

2、管方法 术前用1%地卡因行咽部局部麻醉后,首先将营养管经鼻腔插入胃腔,并在胃管内注入少许石腊油后插入导丝,再按常规操作插入胃镜,仔细观察胃、肠粘膜,尤其是幽门及术后吻合口情况,随后用活检钳夹住营养管前端牵引线,活检钳退至胃镜前端少许后进镜,同时由助手推送营养管,调整胃镜及活检钳,牵引营养管达十二指肠降部(食管、胃术后送达空肠),个别胃镜插入幽门或吻合口较困难插入可直接将活检钳连带营养管插入幽门管或吻合口,并尽可能插入较深处(避免过分用力)。助手固定营养管及导丝,术者轻柔退镜,避免退镜时营养管随内镜移位,内镜退出后,固定营养管将导丝缓慢退出。术后常规行X线透视检查。2 结 果 本组经胃镜放置成功

3、率100%;置管手术时间1530分钟,平均18分钟。置管保留时间325天,平均142天。置管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除2例因原发病死亡,19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3 讨 论 当患者因疾病不能正常进食或进食有风险(如呕吐、误吸),常需要采用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给予支持治疗,肠外营养价格高,并发症多。有研究认为,机体禁食1周以上即可出现肠粘膜萎缩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因此,只要消化道功能存在,应提倡早期经肠道营养支持,以维持胃肠道功能的完整,保护肠粘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择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具有明显优点,既能维持正常肠道粘膜屏障,防止各种感染的侵入,又经济、方便,并发症低,是一种

4、有效、安全、价格低廉的方法。 吻合口梗阻是胃肠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大部分为水肿导致的假性梗阻,甚至有溃疡形成,残胃变形及蠕动消失,往往影响进食及肠道吸收功能,从而导致电解质失衡、低蛋白血症,不利于患者恢复,甚至于加重病情2。给予留置肠内营养管后,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可避免高脂肪、高蛋白致使吻合口局部组织发生过敏性反应,促进水肿消退2。 常见的传统营养置管方法有:(1)经鼻腔置管法:徒手经鼻腔将管置入胃内,靠胃的蠕动使营养管达空肠,不适用于胃动力减弱者。(2)传统经胃镜置管法:经鼻腔将营养管放入胃内,然后在胃镜直视下用活检钳夹住营养管的头端送入幽门。缺点是在内镜下难以直接夹住营养管头端,且

5、退镜时易带出营养管1。(3)单纯经导丝置管法:经胃镜放入导丝,再顺导丝放置营养管。该方法尽管成功率较高,但需要在营养管前端剪一小孔,以便导丝通过,同时不能用金属导丝,且需从口腔内经鼻孔拉出,增加患者不适感1。(4)加用牵引线放置法:胃镜下采用活检钳夹住牵引线将营养管带入肠腔。但该方法在退镜时易带出营养管。 本改良方法可在胃镜下一次完成营养管的放置,使并发症降至最低,可减少重复X线对患者及医生的损害;且能在床边操作,避免需要治疗的危重患者来回搬动和意外情况发生。营养管前端加用牵引线后有利于用活检钳夹住营养管并送入肠腔,而直接在管内插入导丝后可防止退镜时带出营养管,且不会损伤营养管,弥补了单用活检钳或单用导丝方法的缺陷。 参 考 文 献 1 张克俭,王远新,王晓娣,等经胃镜快速放置空肠营养管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53 2 姜相君,林惠忠,张 明,等经内镜小肠置管治疗胃手术后吻合口梗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4):255 3 周福有,马金山,李菊花,等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经胃镜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体会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13(1):2728 (解放军第105医院消化内科 合肥 230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