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7823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6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2019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 (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回民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太阳能 天然气 石油 水能 核燃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天然气、石油、核燃料一旦使用,在短期内不能再生,所以,属于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及时的补充,所以,属于是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2.走进鲜花店里,会闻到浓郁的花香,这表明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有斥力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C【解析】【分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详解】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走进鲜花店里

2、,会闻到浓郁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虽然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本题没有涉及温度的变化。故选:C。3.甲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比乙汽油机的热机效率高,这表明A. 甲做功比乙多B. 甲做功比乙快C.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D. 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相同的路程,乙消耗的汽油多【答案】D【解析】解答:汽油机的效率是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所以消耗相同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做同样多的功,甲消耗的油少.AC没有注意控制变量,所以说法不正确;机械效率是表示热机性能的,做功快慢与功率有关,B错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3、比例大,则热机的效率高,D正确。4.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象判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判断像的性质。【详解】由图象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选:A。【点睛】此题也可以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来解。即物体离透镜越近,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并且实像都是倒立的。5.物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要放热B. 山峰间的雾是

4、汽化现象,要吸热C.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要放热D.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要吸热【答案】A【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详解】A、草叶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正确; B、山峰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 C、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

5、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 D、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吸收热量升华成为水蒸气,故D错误。 故选:A。6.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站在滑雪板上滑B. 坦克装有履带C. 刀刃磨得很薄D.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答案】C【解析】【详解】A、站在滑雪板上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B、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C、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7.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 跳水运

6、动员从跳台跳下B.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C.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D.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答案】A【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受重力的作用,并且在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人做功,故A符合题意。B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依靠的是小球的惯性,小球水平方向上虽然移动了距离,但是水平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没有力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书包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7、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没有移动距离,该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下列四种常见的生活小工具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羊角锤B. 筷子C. 老虎钳D. 开瓶起子【答案】B【解析】【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老虎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开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9.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水平地面不断弹起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 照片,小球在 1、2 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时先后经过1、

8、3、2三个位置B. 小球在1、2 位置的动能相同,且机械能大小相同C. 小球在1、2 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且机械能大小也相同D. 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机械能比2位置都小【答案】D【解析】小球弹跳的高度应该越来越低,因此小球运动时先后经过 2、3、1 三个位置,故A错误;小球在1位置的机械能小;故BC错误;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但在1处的机械能小,所以1位置的动能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这类题目要抓住题目的隐含信息,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就是明显告诉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由于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动能在同样的高度时,动能会越来越小。10.对诗句“小小竹

9、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前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来表示青山在运动B. 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来表示竹排在运动C. 后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来表示两岸在运动D. 后一句是以两岸为参照物来表示青山在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详解】AB.“小小竹排江中游”,竹排相对于青山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故A错误,B正确;CD.“巍巍青山两岸走”,两岸的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则“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故CD错误。故选B。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10、棒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判断A. 小球可能不带电B. 小球一定带负电C. 小球可能带正电D. 小球一定带正电【答案】A【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详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将它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说明小球可以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只有A选项说法正确【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题目12.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中属于导体的是A. 陶瓷碗B. 金属勺C. 竹筷D. 玻璃杯【答案】B【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11、做导体。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导体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故选B。13.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某些场所出现可能会引发安全事关如图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表示,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解:A、放易燃物产生的火花,会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A错误;B、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会产生电火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B正确;C、加油时如果不熄火,可能会把油气点燃,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C错误

12、;D、吸烟时烟头的火花会把油气点燃,发生爆炸事故,与摩擦起电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分析14.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B. 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C. 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D. 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答案】A【解析】【分析】(1)将甲和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根据图象读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它们两端的电压;(2)将甲和乙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

13、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的电流;(3)根据图象读出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的电流;(4)根据图象读出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电阻值。【详解】A将甲和乙串联,电流为0.3A时,由图象可知此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是1.5V、0.5V,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U1.5V+0.5V2V,故A正确; B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1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0.2A、0.4A,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I0.2A+0.4A0.6A,故B错误;

14、C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此时乙的阻值R乙5,故D错误。故选:A。15.一只“220V 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 40W“的灯L2都正常发光时A. 它们的实际功率相等B. L1比L2亮C. L2的额定功率比L1大D. L2的实际功率大【答案】A【解析】【详解】一只“220V 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 40W”的灯L2都正常发光,说明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相等,实际功率相等,一样亮,故只有A正确。16.甲用电器标着“220V60

15、W”,乙用电器上标着“36V60W”,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用电器做功一定多B. 乙用电器做功一定慢C. 完成相同的功,甲用电器用时间一定多D. 相同时间内,甲乙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答案】D【解析】【详解】甲、乙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均为60W。A由知道,电流做功的多少与通电时间有关,故A错误;B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甲乙用电器的功率相同,做功一样快,故B错误;C根据知道,完成相同的功,两用电器用的时间一样多,故C错误;D根据知道,相同时间内,甲乙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故D正确。17.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波浪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完成能量的采集,并把它们储存到船上的大容量电池中。图中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