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20378233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01(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试(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瘫痪(tn)仿膳(shn) 豌豆(wn)并蒂(t)B.憔悴(cu)分歧(q)拆散(chi)诀别(ju)C.嫩芽(nn)淡雅(y)熬过(o)絮叨(x)D.菡萏(dn)匿笑(n)蹲下(dn)徘徊(hu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吐蕾缠绕笑柄毫无怨恨B.惊惶裁缝沐浴暴怒无长C.伶仃捶打沉寂无可挽回D.花瑞莲蓬繁密水波粼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9个世界无烟日,他看到戒烟的宣传片后,知道了吸

2、烟的危害,心里猛然恍然大悟,坚决戒烟。B.这是他多年苦心孤诣研发出来的成果,能不珍惜吗?C.这部小说情书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D.春天来了,街道上开满了二串串的映山红,放眼望去,姹紫嫣红,美不胜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B.第六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C.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D.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看到

3、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5.为了倡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请你拟写一句有关尊老爱幼的广告词。(2分)示例:让尊老爱幼的火炬越举越高!6.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2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提示:豕(sh)是猪。(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2分)材料一: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

4、?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房子。”富翁说。材料二: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3)请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仿照下面的语句,写出你对家的感受和认识,与大家交流。(2分)家是冬日午后的阳光,有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与温馨;_,_;_,_。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回答问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5、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8.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B.陈太丘/与友/期行C.诸儿/复送/至郭外D.儿/曹何自远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2)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译文:10.【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

7、重叙述。(3分)11.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二)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13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

8、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

9、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10、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2.第1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语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3分)1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3分)14.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15.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菊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怀念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先生2010年12月31日凌晨,作家史铁生因病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

11、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

12、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蹬,便用笔去找。”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生活。他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岁住进医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30岁患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个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

13、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史铁生的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感染了数不清的人。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崇高心灵的歌唱。2010年的最后一天,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我们的心灵。(有删改)16.试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作用。(4分)17.请分析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

14、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2分)(2)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2分)18.依照文本,请分条概括出第段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内涵。(3分)19.请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3分)三、写作(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道劲的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亲情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和夏日里瑰丽的诗篇。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欢乐、希冀、关爱。亲情是一条金丝带,让心相拥,让爱汇集。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这一首歌颂亲情的诗歌,往往会让我们感动不已。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对其他人的关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的关爱视而不见。你是如何看待“亲情”这个问题的?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选材切近话题;不少于500字。第二单元测试答案1.【答案】B【解析】A项中“蒂”应读“d”;C项中“絮”应读“x”;D项中“萏”应读“dn”。2.【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