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7782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19届九年级毕业会考政史地生综合练习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宁县九年级毕业会考综合练习试卷历史部分(4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16分)1.“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段材料是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 )A. 孔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墨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思想的掌握情况。【详解】题干中提取的信息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故A项符合题意;老子的思想是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

2、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墨子的思想是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韩非的思想是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睛】孔子、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韩非子、墨子生活于战国时期。2.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想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下列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是 ( )A. 商鞅变法B. 孝文帝改革C. 贞观新政D. 忽必烈改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上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史实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指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实行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

3、为以后秦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与民族融合的史实无关;贞观新政,指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国力日益强盛。与民族融合的史实无关;忽必烈改制,指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意农桑,但是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的史实无关;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孝文帝改革,指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

4、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3.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选项与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无关的是 ( )A. 西域都护的设置B. 镇压大小和卓叛乱C. 伊犁将军的设置D. 雅克萨反击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史实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在新疆发动的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ABC项与新疆地区有关,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清朝前期,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在东北打败沙俄军队,巩固了我国东北边疆。

5、故D项与新疆地区的管辖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新疆)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4.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下列属于“保障民生”内容的有( )秦国变法中奖励生产 唐太宗注重轻徭薄赋元世祖下令劝课农桑 明太祖设立锦衣卫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保障民生措施的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民生指人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等。秦朝商鞅变法时,在经济上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唐太宗时,在经济上,减轻

6、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元世祖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意农桑。故A项符合题意;明太祖为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由此得知与保障民生无关,含有的BCD项应排除;故选:A。【点睛】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最能体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特点。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未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上中外交往的史实掌握情况。【详解】依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

7、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鉴真东渡,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闭关锁国政策,使清政府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失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在世界落伍了。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中外交流的史实使我们认识到对外开放则国家兴旺,封闭则国家落后。6.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B. 科技的

8、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C. 局部的战乱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D. 政府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的战乱对经济的破坏,而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战乱,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注重科技的创新,如从外国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睛】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

9、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7.“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是无梦园集中对下列哪一建筑积极作用的描述 ( )A. 都江堰B. 大运河C. 故宫D. 长城【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建筑的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含义是:在过去的六十年,塞上货物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商人聚集,和中原没有差异。描述的是长城沿线情况。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纵贯中国华北大平原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10、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ABC项都与“塞上”无直接关联,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明朝时构筑长城,直接目的是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但是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互相联系交往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注意题干中“塞上”、“无异于中原”等词,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8.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表现方式越来越白由。下列对应正确

11、的是 ( )A. 唐诗“三吏”、“三别”白居易B. 宋词如梦令寻寻觅觅苏轼C. 元曲窦娥冤关汉卿D.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曹雪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掌握情况。【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诗的作品“三吏”、“三别”的作者是杜甫 ;宋词的作品如梦令寻寻觅觅的作者是李清照;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或者唐诗的作品秦中吟的作者是白居易;宋词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明清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故ABD项对应不正确应排除;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故C项对应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二、读图题(

12、共12分)9.“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描绘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该少数民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哪一时期? (2)依据图二,写出宋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3)图三是清代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外景。这一建筑群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合三幅图片,请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特色。【答案】(1)吐蕃。元朝。(2)政权并立。议和,如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交纳岁币等手段换取和平。(3)起到了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流:友好相处,不断交

13、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掌握情况。【详解】(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得出图中描绘的民族为吐蕃;元朝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得出答案为元朝。(2)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在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的同时。北方有契丹族的阿保机建立辽;西北有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北方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金。从而得出

14、宋朝的政治特点: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呈现政权并立的局面。北宋时: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得出答案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议和,如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交纳岁币等手段换取和平。(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皇帝也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当时,避暑山庄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幅图片展示的历史事件:1吐蕃禄东赞朝见唐太宗,2宋朝与辽、西夏、金维系“友好”关系,3承德避暑山庄。说明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

15、系的主流特色是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各民族不断交融。【点睛】民族团结则国家兴盛,民族纷争则国家衰败!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三、材料解析题(共12分)10.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既有沿袭,又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百家讲坛(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影响。(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中央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