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讲座心得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2037580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讲座心得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讲座心得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活动心得报告(一)l 学术活动形式:学术讲座l 讲座题目:各种重大工程中关键施工技术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l 主讲人:l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9日本次学术讲座中,介绍了BIM概论与应用前景,把三维数字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并将有关工程项目的各个相关数据综合起来建立的就是BIM,又称建筑信息模型,它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BIM 应用现状,将BIM 技术与重大工程施工的特点结合起来,论述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使用BIM 技术,能够提供各方面相关的信息,让各方工程建设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和合理的参与到工作之中,提高工

2、作和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并且可以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维护系统。BIM 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对文献和案例的分析,从国家、行业两个层面描述BIM 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其目的在于判断BIM 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发展现状BIM 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北美,BIM 已被整个建筑行业规范采纳。根据McGraw-Hill Construction 2012,北美建筑业应用BIM技术2012 年已达到71%。2011 年英国建筑专业人士BIM 使用率为31%(2010 年仅为13%)。2011 年,英国标准学会(BSI)发布BIM实施战略(BIM Strategy),要求所有政府项目5 年

3、内全部采用BIM。前日本BIM 应用已扩展到全国范围,并上升到政府推进的层面。目前多国都已相继发布相关的标准、指南来指导BIM 在具体的工程领域的实践。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 年起发布的NBIMS-US 目前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BIM 标准;美国总务管理局及各州、英国、挪威、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均已建立自己的BIM标准和指南。国内发展现状我国从2003 年开始引进BIM 技术,起初主要是在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在中国的BIM 发展史上,两个最重要的项目都在上海,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和迪斯尼项目。2007 年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异型幕墙和钢结构体系给项目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建设单位要求

4、用BIM 技术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管理。由于是后期采用BIM,因此在BIM 的实施过程中系统性不足BIM 价值并未有效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幕墙和钢结构的3D 深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和装配,成功解决了异型幕墙和钢结构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上海中心建设方积极推进精装修精细模型、记录模型以及基于BIM 的后期运营系统开发等工作。上海中心是第一个引领BIM 技术进入“深化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跨阶段应用的标志性项目。2010 年,上海迪斯尼项目进入设计建设阶段,要求各潜在参与方必须具备BIM 能力。该项目的BIM 实施经过了2 年多的系统规划,BIM 在该项目中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一种高水平的沟通

5、协调工具”,主要应用包括3D 设计、3D协调、设计评审、4D 模拟和记录模型5 项应用点。从地区来看,国内东部沿海地区BIM 发展水平较高,众多项目逐步开始用碰撞检查、净高校核等常规应用点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工程问题,虽然由于系统性不足导致多数项目的BIM 实际价值并不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BIM 逐步开始发展,但当前主要还是应用在一些重大项目上。总体来说我国BIM 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国家城轨业务应用BIM 的数量不到10%。 但是目前政府及行业越来越重视BIM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都将BIM 技术纳入研究内容。2012 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

6、头发起成立“中国国家BIM 发展联盟”。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我国工程界的BIM 应用水平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的瓶颈在于四个方面: 理解认识不足。较多从业者还是把BIM 简单地认识为3D技术和一些具体应用点,而忽视其参数化计算、信息协同、辅助管理、知识管理等更重要的价值。系统思维不足。绝大多数项目简单的把BIM 看做一项割裂的技术,未能整合战略、组织、流程、信息等要素,导致BIM 实施目标不明,无法有效融入建设环境并发挥作用。人才和技术能力不足。多数BIM 从业人员年轻,缺乏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其所设计的模型与工程实际不符,导致模型无法有效应用,更不用说用系统思维策划管理BIM 实施

7、的高阶能力;同时多数公司BIM 技术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虽然进步较快,但不足以支撑BIM 的全面应用,且其中多数未做BIM 顶层设计。 硕士: 专业: 学号: 导师: 2013年11月19日 学术活动心得报告(二)l 学术活动形式:学术讲座l 讲座题目:第十六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l 主讲人:l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8日本次学术交流会中,交流近两年来在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为今后的发展开拓思路。会议将邀请从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专家做综合性的大会报告,介绍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在连续介质假设下,研究与热力学现象有关的气体

8、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气体在低速流动时属不可压缩流动,其热力状态的变化可以不考虑;但在高速流动(如马赫数大于0.3左右)时,气体的压缩效应不能忽略 ,其热力状态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气体运动既要满足流体力学的定律,也要满足热力学的定律。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紧密结合,便形成了气体动力学。1.高温气体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研究高温气体的流动规律和伴随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能量传递和转化规律。例如在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再入大气层航天器表面的激波层和高超声速尾迹中,气体温度极高,气体比热不再是常数,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p=RT,p、T为气体的压力、密度、温度,R为气体常量)不再适用。此外

9、,气体分子内部各种能级的激发(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处于不平衡状态,出现非平衡流动。在极高温度下,气流中还伴有离解和电离过程以及物面烧蚀现象。因此,高温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要把气体动力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分子物理、化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等结合起来,并要用到物理、化学和气体动力学等实验技术,光谱、激光、电子、力学等测量方法,激波管、电弧加热器等试验设备。高温气体动力学的研究对航空航天工业、激光器、等离子体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稀薄气体动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研究克努曾数Kn(见流体力学相似准数)并非远小于1的稀薄气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在高空大气层飞行的航天器,Kn不是小量,气体分子离散结构显示

10、其影响,经典的连续介质模型不再适用。在地面上研究5微米以下气溶胶粒子的运动,也须考虑稀薄气体效应。研究稀薄气体动力学,要用到玻耳兹曼气体分子运动方程和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论,以及低密度风洞、激波风洞、分子束装置等实验设备。稀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对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及某些非航天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宇宙气体动力学宇宙气体动力学。应用气体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宇宙中物质的形态和运动规律。宇宙中的物质形态以等离子体为主,还有稀薄气体,行星内部有液态核,它们都是流体或磁流体。所以应用流体力学和磁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描述很多宇观尺度的天体过程。宇宙气体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已从行星环境扩展到太

11、阳内部,从气体星云到星系,以至到局部宇宙的演化规律,并取得一批成果,其中包括太阳风、地球磁层、气体星云的收缩和碎裂、无碰撞激波、恒星大气的反常加热、宇宙中磁场的起源和演变、宇宙中的湍流特性、星系旋涡结构的密度波理论等。现在,大量天体物理的问题都采用气体动力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而讨论具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又反过来扩展了气体动力学的领域。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学习,较为系统的了解了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专家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

12、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应该向专家学习。所以,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附注于行动,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自己的学科狠下功夫,同时应该注重跨学科之间的学习创新。 硕士: 专业: 学号: 导师: 2013年11月28日 学术活动心得报告(三)l 学术活动形式:学术讲座l 讲座题目: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研究l 主讲人:l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5日本次学术讲座中,针对广州市老城区“截污”、“初雨污染”和“内涝”三方面的排水问题,在保留并充分发挥现有排水系统和河涌水系作用的基础上,通

13、过深隧道排水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充分改善河涌水质,提高排水、排涝以及河涌水系排洪系统标准的目标,保障城市水安全。专家系统讲解了广州市应科学推进深层隧道排水建设,包括做好规划研究,推进试点工程施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管理统一部署,开展广州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研究。为了探索适合广州治理城市内涝和雨水利用新思路,广州市探索深层隧道排水新思路具有前瞻性,建议尽快开展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与相关规划衔接,通过深化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据市水务局介绍,经过亚运水环境整治后,广州市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中心城区大力推进排水改造,200多个水浸点也得到了缓解。但是,广州市排水标准偏低,强暴雨造成的水浸街问题还没得

14、到根本解决,同时,水环境还受到初期雨水的污染。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州市水务部门今年以来借鉴国外城市排水成功范例,开展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对策研究,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7月份提交了一份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报告。专家认为广州市降雨量大、暴雨频繁,城市空间拥挤,中心城区在现有浅层排水系统改造困难极大的情况下,建设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是一种有效手段,符合广州老城区的排水特征,该项对策具有较好的前瞻性。据市政设计院介绍,针对广州市老城区“截污”、“初雨污染”和“内涝”三方面的排水问题,在保留并充分发挥现有排水系统和河涌水系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深隧道排水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充分改善河涌水质,提高排水、排涝以及河涌水系排洪系统标准的目标,保障城市水安全。研究报告建议广州市应科学推进深层隧道排水建设,包括做好规划研究,推进试点工程施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管理统一部署,开展广州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研究,开展深层基础地质资料勘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