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65083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中级复习的指南_实务第十章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专注.第一节 著作权贸易概述知识点一、著作权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一)基本概念著作权贸易,习称“版权贸易”,作为知识产权贸易的一种,属于无形财产权贸易。分以下两种:广义:各类作品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转让,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狭义:通常指涉外或国际著作权贸易,主要是作品著作权的引进与输出。本书专指涉外著作权贸易,即我国出版单位、著作权人、著作权代理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与海外(含台港澳)的相应单位和机构,就作品著作权中某项或某几项财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所进行的交易活动。实际上,能进行“贸易”的只能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即著作权贸易的客体。著作权贸易的主体如下:卖方:(1)作品

2、的著作权人;(2)得到著作权人授权的出版者、代理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买方:希望使用作品的出版单位等。(二)著作权贸易的特点(熟悉)1.贸易客体不同普通贸易:有形的商品;著作权贸易:无形的知识产权,即著作权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财产权。可以根据使用作品方式拆分或组合成相应的权利。例:“中国大陆地区中文翻译出版权”。出版领域的著作权贸易主要涉及:翻译权、出版权(含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2.贸易方式不同普通贸易:实物(有形商品)的所有权的转移,通过有关商品的购买、运输和交割即可完成交易,买方可对实物自由处置。著作权贸易:无形知识产权的转移,有转让和许可使用等不同贸易方式。要由合同约定是否

3、允许买方向第三方再次转授有关权利。另外,前者所涉及商品不能再卖给其他人。而后者,“货卖多家”则是常见的合法行为,也就是权利的非专有许可。或者就不同权利、时间和地域的专有许可。3.支付方式不同普通贸易:买卖价格固定,货物交割后便要付清货款,银货两讫;著作权贸易:可以一次性支付,更多的是以版税方式支付。4.权利期限不同普通贸易:商品一旦售出,即与卖方无关。著作权贸易:买方所获得的相应权利通常是有期限的。知识点二、开展著作权贸易的法律前提(了解)著作权贸易主体双方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或者就相互的著作权保护签订过双边、多边协定,或者共同加入了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著作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4、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保护原则。知识点三、著作权贸易的分类(熟悉)著作权许可使用与转让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著作权主体不发生转移,而后者发生转移。(一)著作权许可使用1.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特点第一,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即著作权主体未改变。第二,被许可人只能按照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的方式、地域范围和期限使用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能将其所获得的使用权再许可第三人使用。第三,被许可人取得的如果是非专有使用权,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2.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形式(1)专有许可是指著作权人在合同约定的条件下,只许可一个使用者以独占方式

5、使用相应权利,其他人不可能再获得同样的授权。“分许可”,即著作权人约定在主合同期限内,使用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条件将同样权利许可本国第三方使用并获得报酬。(2)非专有许可适用于篇幅较小的作品,如图片、诗歌、单篇文章、作品片段等,有时也用于数据库等。3.获得许可的方式出版单位既可以与作者或其继承人、代理人签订合同,也可以与享有著作权的境外出版机构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合同。比如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适用著作权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其会员主张、行使权利。截至目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如下:1.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2.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3.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4

6、.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5.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二)著作权转让1.著作权转让的特点第一,受让人通过合同取得某项权利的所有权,因而成为某项权利的主体。第二,受让人不仅自己可以使用相应权利,还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许可第三人使用,并且无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第三,当相应权利受到侵害时,受让人能够对侵权行为人主张权利,包括提起诉讼。2.转让的种类(1)临时转让是有时间限定的转让,合同期满,有关权利又自动回归转让人。(2)永久转让可称为“卖绝”或“买断”,是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转让,受让人成为新的著作权人。永久转让一般很少,但著作权赠与(即无偿转让)就是如此。著作权贸易的基本类型有( )。答案:A

7、BA著作权转让B著作权许可使用C著作权协调D出版物外销E租型造货知识点四、著作权代理(了解)主要是指由代理人或代理公司经著作权人授权后代理行使著作权人的部分财产权,包括推荐作品、组织洽谈、签订合同、收取样书和版税、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著作权人的权利等。代理人一般通过向著作权人收取佣金(代理费:10%-20%)作为自己的服务收入。在英美等国,著作权代理还要发现新作者,接受作者投稿和遴选稿件,向出版社推荐作者和稿件。(一)著作权代理在国外的发展始于文学代理,如今涉及各类作品在各种载体上各种类型的使用方式。(二)中国的著作权代理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出现大苹果版权代理有限公司。1988年内地成立第一家著

8、作权代理机构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以后还有上海版权代理公司、广西万达版权代理中心、北京版权代理公司等,均可从事涉外著作权贸易代理业务。1998年成立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对外仍开展著作权代理业务。在我国成立对外著作权代理机构只要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即可营业。国内著作权代理机构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A.代理洽谈签订著作权转让或许可使用合同;B.代理解决著作权纠纷以及代理诉讼;C.代理收转著作权使用报酬;D.组织国内外著作权贸易洽谈;E.提供著作权贸易咨询服务;F.开展其他与著作权贸易有关的业务。关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BDA.被许可人取得的是著作权中某些财产权有期限的有偿使用

9、权B.许可使用的权利分为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C.使用他人作品都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D.取得非专有使用权的被许可人,不能阻止其他人取得同样的权利E.取得非专有使用权的被许可人可以将其取得的使用权再许可第三方使用国内某出版社已取得中国药茶一书在海外出版发行的授权,现拟委托版权代理公司输出。可以委托代理的业务不包括( )。答案:CA.向海外出版社推荐该作品B.收取版税C.与原书作者洽谈合同D.维护著作权人在海外的发行权不能作为著作权贸易法律保护前提的是( )。答案:CA双方所在国家签订有著作权保护双边协定B双方所在国家都加入了伯尔尼公约C双方所在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D双方所在国家都

10、加入了世界版权公约第二节 著作权贸易的经营管理知识点一、著作权贸易经营管理概述发达国家出版社从选题策划环节起就开始考虑著作权贸易,将主权利(如翻译权、出版权)与附属权利(如图书俱乐部版权、报刊连载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本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本语种版本与其他语种版本,平装本、精装本与图书俱乐部版本,纸介质出版物与其他介质出版物甚至衍生产品结合在一起,统一策划,力求通过优化配置选题资源和著作权资源,获得最大效益。知识点二、出版单位的著作权贸易经营(掌握)(一)对引进选题的考虑1.选题的文化价值可从独特性、先进性、互补性、实用性、流行性(“独先互实流”)等方面予以考虑。学术著作:学术前沿价值、独创性

11、、参考价值文艺类图书:文化积累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工具书和经管类图书:实用性、新颖性知识点二、出版单位的著作权贸易经营(掌握)2.作者知名度和作品在原市场的反应要注意:第一,尽量调查、甄别作者的知名度和图书销售的实际情况,避免讹误。第二,研读作品的表达方式或叙事风格,判断是否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第三,调研同类图书在国内市场的出版及销售情况,避免选题的过度重复。国外畅销书未必在国内畅销,会受以下多种因素的制约:(1)国内读者的认同心理;(2)国人的文化习俗;(3)同类图书的市场容量;(4)作品翻译的质量;(5)图书编校的质量;(6)出版单位的营销能力;(7)图书的整体设计状况,等。3.原作品的出版

12、时间对现当代作品的引进,一是要看原作品的出版时间,二是看近期是否将有新版本推出。总之,内容以及内容的系统性是关键因素。对版本过旧的作品和作者去世已久的作品,要看其保护期是否届满进入公有领域。4.市场预测和效益评估市场预测取决于:第一,各种市场分析报告和统计数据。第二,出版单位市场营销人员和编辑进行的抽样调查。第三,出版单位相关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眼光。5.出版社的出版能力要根据自身的出版方向、出版特色以及所拥有的编辑人才、发行队伍、发行渠道等优势进行匹配性引进。6.专家意见和读者反应引进专业性很强的图书时,要注意征求有关领域专家,尤其是外国专家的意见,并要关注权威媒体的评论。(二)对输出选题的考虑

13、1.作品内容的适用性(最根本前提)比如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读物、体现和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读物、语言文字工具书、对外汉语教学读物、中国旅游读物等,是这些年输出著作权的主流。另外,体现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经济研究领域中关于“中国主题”的读物、表现中国人思想与生活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一些专业性、实用性书籍,越来越受到国外读者的青睐。2.作品翻译的适用性一般由外方出版机构组织翻译家进行翻译。例外的两种情况是:(1)我国出版机构直接出版中外文对照的双语出版物,以便满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2)中外双方在达成著作权输出协议后,鉴于传达中国文化的准确性和照顾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外双方又常常共同组

14、织翻译。3.作品形式的适用性4.选题策划形式的适用性(1)直接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双方共同确定选题开发方案;(2)借助在国外设立的合资公司(或购并、参股、投资的出版机构),从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专门设计相关选题;(3)采取中外作者联合写作的方式,先由中方作者提供材料或拟出初稿,由国外作者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加工和翻译。5.出版物类型的适用性知识点三、出版单位的著作权贸易管理(一)开展著作权贸易的原则(掌握)1. 国家利益第一;2. 两个效益统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 遵纪守法;4. 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大忌:擅自删改作品内容,不按合同约定寄送样书,瞒报印数和销售数量,不按合同约定提供销售

15、报告并结算支付版税等。(二)出版社著作权贸易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1.同海外出版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业务联系;2.整理本社图书及储备选题信息等,利用电子邮件、参加展会等方式和平台,定期向海外出版机构推介。3.采集海外出版动态、出版物市场需求和著作权贸易信息等,及时提供给本单位有关编辑部门,并帮助其与海外出版机构沟通,策划合作项目;4.根据本单位的制度和要求,统一进行著作权贸易谈判和签订著作权贸易合同;5. 根据有关规定履行引进选题报批和著作权贸易合同登记手续;6. 检查、督促和协调编辑与财务等有关部门履行已签订的著作权贸易合同;7. 做好商务信函和业务活动的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和保存著作权贸易业务档案。8. 做好著作权贸易引进或输出选题样书登记造册的工作,收集整理海内外对于相应图书的评论。(三)出版单位著作权贸易管理的流程(熟悉)1.通信管理2.样书管理:引进样书、已出版的引进版。3.合同管理(1)低层次:合同原件要保持完整,归档的分类应清楚,查阅方便、快捷。并要到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合同。(2)高层次:合同的执行。支付预付金;按时出书,寄送样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