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65081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陕西省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35.5 Fe -56 Zn -65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酸碱指示剂遇酸、碱性溶液变色 汽油溶解油污 B烧碱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高炉炼铁C活性炭净水 铁生锈 D石灰浆涂抹墙壁变硬 浓硫酸吸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2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

2、质的是 ()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C用氮气做保护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色的光【答案】B考点:性质与用途。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分离溶液中析 B研磨闻气味检 C稀释浓硫酸 D固液反应制气体 出的KNO3晶体 验铵态氮肥 变成稀硫酸 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稀释浓硫酸,应酸入水,否则放热引起液体飞溅,C错误。考点:实验基本操作。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稀盐酸除铁锈,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B纯铁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铁钉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同时产生白色

3、沉淀和蓝色沉淀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错误。,考点: 实验现象。5汶川震后防疫使用的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分子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 D高氯精是由C、O、N、Cl四种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高氯精由C、O、N、Cl、4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4、1:1:1:1,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6:7,;高氯精是由三氯异氰尿酸分子构成选D考点:化学式。 6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828+12282+1228+20288 A两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B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 C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两图表示的两种微粒,是硬水中含有的两种主要离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为原子,化学性质活泼,为离子,化学性质稳定;A错误;.图所示的粒子是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一种原子,B错误;图是氧元素,是氧离子结构示意图,C错误;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 7下列

5、物质中,可以由金属与稀硫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ACuSO4 BFe2(SO4)3 CAg2SO4 DFe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Cu、Ag的活动性在H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A、C错误;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FeSO4,选D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BCu、Ag、FeSO4溶液 来源:学科网ZXXKCFe、Ag、CuSO4溶液 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Fe、Cu、A

6、g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A、Cu,FeCl2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FeCl2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C、铁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

7、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选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9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的情况,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A、D错误;质量守恒定律满足一切化学变化,C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0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

8、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2H+ 2NH3 H2SO4 O Ca2+ 2NO3 H2CO3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有;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表示化合价;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表示分子个数的是;选C考点:化学用语。 11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时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C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答案】A【解析】

9、试题分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产生气体为正氧负氢、体积为氢二氧一,选A考点:电解水。 1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t1时,A的溶解度为30克,则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A正确;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由饱和变不饱和,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保持不变,B正确;在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法,D正确。 考点:溶解度曲线。 13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烧碱、纯碱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两者都属于碱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C石墨和金刚石、C60均属于碳的单质,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三者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烧碱、纯碱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纯碱不是碱,是呈碱性的盐,A错误;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11、B错误;石墨和金刚石、C60均属于碳的单质,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三者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C正确;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但铝会形成一层保护膜。D错误。考点: 知识归纳。14 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答案】A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15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O CH4

12、 H2 CCH4 CO H2 DH2 CH4 C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产生水,含H元素,则X为CO, 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含有C元素,则Y为CH4,Z为H2考点:气体的 鉴别16 鉴别CO2、O2、H2、空气四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别 C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四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本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

13、是氢气,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故选项D正确;考点: 气体的鉴别。1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碳酸盐遇酸有气泡产生,则加酸产生气泡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则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碳酸盐遇酸有气泡产生,则加酸产生气泡的物质是碳酸盐或活泼金属;A错误;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也就是单质除要求元素的种类是一种外,还要求该物质必须是纯净物,故B错误;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或C、H元素组成,C错误。考点:化学与推理。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合理,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重的是( )AFe(OH)3+3NaCl = FeCl3+3NaOH B2NaOHK2CO3=2KOHNa2CO3 CCu(OH)2+H2SO4 = CuSO4+2H2O DCuSO4+ B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