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64442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园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01(解析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答案】D【解析】来源:Zxxk.Com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B,墨子主张“兼爱非非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C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有利于君民的

2、和谐,D商鞅主张国家要弱民,必然后激起人民和国家的矛盾,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意。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2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的相同点。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百家争鸣发生在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文艺复兴

3、和百家争鸣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文艺复兴反对的是封建统治,百家争鸣时期封建制度正在形成,所以不正确,答案选B。学科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3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右图)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关键是“秦,虽死犹存,它亡

4、得悲壮”,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的关键,本题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4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6项加分项等调整内容备受人们关注。我国考试制度的演变源远流长,唐朝时常考的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进士科主要考查( )A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B文史知识的运用能力C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D八股文的运用能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有关知识。隋文帝时开始采用

5、分科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时常考的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进士科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故选C。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5最近热播剧琅琊榜中有一句话:“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凭借超绝的智慧辅佐新君的故事,我们古语也说“得贤才者得天下”,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贤臣明君,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管仲齐桓公 伊尹汤 魏征唐太宗 刘伯温朱元璋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较大。根据材料“得贤才者得天下”,表达

6、的是统治者任用贤才,得以建立自己的政权。根据课本所学,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建立商朝,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使商朝强大起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进行改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唐太宗任用魏征为谏臣发生在唐朝。根据课本所学,刘伯温帮着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根据朝代建立的时间顺序,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6二

7、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来源:Z|xx|k.Com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课本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

8、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C项。A、B、D都发生在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学科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最新时政消息?( )A新青年创刊 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C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遵义会议召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国纪年法的理解。根据课本所学,1912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该民国纪年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民国八年就应该是1912+81=1

9、919年,因为民国八年是从民国一年开始算起,就包括1912年,所以1。民国八年为公元1919年,那么1919年最新的消息则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于1924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选择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8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楼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

10、担责任D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这个是不正确的,蒋介石一直把中国共产党做为自己的敌人,企图实现独裁,消灭共产党。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9以下为19521959年我国总税收一览表(摘自罗布代尔文明史纲,以1952年基数为100)以下对表中数据出现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与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一五计划的有效实施,工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人民的主

11、人翁意识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表的能力,相关史实是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数据19521959年的国家税收变化情况,依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1956年,一五计划是从19531957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在1954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要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92年,此前是计划经济。故是错误的,选B。学科网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

12、色的社会主义。10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D美苏泠战,中国孤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学生注意题中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而在美苏两国的争霸过程中,美国此时也处于守势地位,所以中美双方都有改善两国关系的需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苏联被中美两国孤立,图中High lob(

13、吊高球)的漫画正是反映了这一现象,苏联被孤立了。故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1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122015年11月,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

14、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A两岸直接“三通” B“一个中国”原则C经济密切合作 D“一国两制”构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关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根据题干中,“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理解题意,我们愿意交往的的前提是“九二共识”,结合课本所学,“九二共识”的核心一涵,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13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 2015 年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