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5854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N:14 Cl:35.5 Ba:137 Mg:24 Na:23第卷( 选择题 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牛奶“变”酸奶C玉石“变”印章 D机器人“变”形【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故答案选择B考点:物质的变化2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毎次都有约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根据空气成分的性质可知,这种“有用空气”是指氧气,故答案选择C考点:氧气的性质3“法老之蛇”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化学兴趣实验,其实验原理如下:4Hg(SCN)24HgS+2CS2+3(CN)2+N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

3、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该反应具有一种物质生成了多种物质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答案选择C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4.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选项ABCD垃圾废旧塑料瓶废易拉罐废旧电池枯枝落叶垃圾分类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可堆肥垃圾【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废旧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是正确的;B选项是错误的说法,因为废旧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C选项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是正确的;D选项枯枝落叶可堆肥垃圾是正确的;故答案选择B考点:垃圾的分类回收5 某净水丸分内外两层,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水中,

4、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会将水中的余氯(HClO等)除去。下列关于该净水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 B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C经过净水丸处理过的水为纯净物D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是:Na2SO3 + HClONa2SO4 + HCl,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该物质的化学式中体现出来;B选项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可知,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处理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物质;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有

5、化合价的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选择C考点:元素组成、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6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Fe在、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类反应放出热量,类反应吸收热量 D、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硫在空气中燃烧不产生白烟,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铁在纯氧中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铁发生缓慢氧化产物的主要成为为氧化铁;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燃烧与缓慢氧化的过程中均放热;D选项、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考点:氧气的

6、性质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铜与稀硫酸反应也生成氢气 C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答案】A考点:化学推理8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过滤操作是正确的;B选项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正确的;C选项滴瓶中的滴管用后放回原瓶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量筒 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答案选择D考点:基本操作MNt1 t2 t3温度/溶解度/g甲乙丙0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

7、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 点的溶液D将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如果丙溶液是不饱和容易,就不一定有晶体析出;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升高温度二者的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选项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 点的溶液,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解度曲线

8、10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 是一种碳单质 B具有可燃性 C具有导电性 D含碳元素和铝元素【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烯合金”是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属于混合物,其具有的性质为可燃性、导电性含有碳元素和铝元素;故答案选择A考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1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

9、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可知,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吹走了可燃性的气体,故答案选择B考点:物质燃烧条件12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常见物质的鉴别B 环境保护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纯碱和食盐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白色污染指白色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温室效应对生存环境无影响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内蛋白质有影响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中常见的“三”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蛋白质与油脂

10、组成元素相同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陶瓷、玻璃、塑料三类物质都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H2、C、CO2三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常见物质的鉴别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白色污染为塑料的污染;温室效应对环境有影响;C选项中化学与生活中三项均是错误的;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选择A考点:化学基础知识13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H2 O2 CO2 SO2 CH4 NH3A B C D【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干燥剂为碱性,能干燥中性气体和碱性气体,集气瓶口向下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11、符合要求的为,故答案选择D考点:干燥剂、气体的收集方法14科学家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m(CO2):m(H2O)=44:18 Bv(C5H4) :v(CO2)=1:5Cm(CO2):m(H2O)=55:18 Dv(C5H4) :v(CO2)=1:2【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可知,化学式为C5H4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5:182=55:9;v(C5H4) :v(CO2

12、)为1:5;故答案选择B.考点:物质组成15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今取10.6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克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今取10.6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一定没有硝酸钡,另取10.

13、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克CO2,说明样品中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故答案选择D考点:混合物的计算第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16(1)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语言工具。现有H、C、O、N、Na五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最简单的有机物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炉具清洁剂中的碱 。(2)如图是某品牌电饭煲的示意图。来源:学科网ZXXK所标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_(填一种即可);电饭煲的外盖是塑料做的,制作时该用_塑料(填 “热 塑性”或“热固性”)。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把煮好米饭的盖子打开,从内盖上淌下来的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答案】 CH4 N2 H2O NaOH 铝合金(或不锈钢) 热固性 4Al+3O2 = 2Al2O3 软水考点:化学与生活17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Ca(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