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2035714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单元 第2讲讲 从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和明清君主专专制 的加强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 1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 变的史实 2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特点 3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 机处设置等史实 4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7 全国卷 25 2017 全国卷 26 2017 全国卷 25 2017 全国卷 27 从汉至元的历史主要考查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完 善与加强 中央官制 选官 制度是核心内容 重点把握 不同时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原因与历史影响 明清时期 的重点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的表现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值 2 1

2、0分 栏目导航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考 点 三 1 中央集权权的发发展 1 西汉汉 问题问题 汉汉初 封国并立 导导致出现现王国问题问题 措施 汉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汉汉武帝颁颁布 中央集 权权得到加强 2 唐朝 中期在地方设节设节 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 局面 严严重削 弱了中央集权权 考点一 从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 郡县县 推恩令 藩镇镇割据 3 北宋 军军事 主要将领领兵权权收归归中央 抽调调地方精兵充实实中央禁军军 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长官 并设设 监监督 财财政 地方 一小部分作为为地方开支 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 元朝 表现现 地方设设 有军军事 经济经济 大权权 边

3、远边远 民族地区设设 影响 加强了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统一 是我国 的开端 通判 赋赋税 行省 宣慰司 中央集权权 省制 2 从汉汉至元君主专专制的演进进 1 西汉汉 汉汉初 丞相位高权权重 汉汉武帝重用身边边做侍从 秘书书等工作的人 让让他们们担任尚书书令 侍中等 2 魏晋南北朝 形成尚书书省 中书书省 门门下省三省体制 3 隋唐 确立并完善了 的管理体制 三省长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权 被一分为为三 4 宋 设设立 作为为最高行政机构 后又增设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权 军权军权 和财权财权 5 元 设设 作为为最高行政机关 其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职权 三省六部 中书门书门

4、 下 中书书省 3 选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变化 1 汉汉朝 实实行察举举制 成为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 魏晋南北朝 实实行九品中正制 选选用官吏重 不重才能 后期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 这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继续 下去 3 隋至元 科举举制 形成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试的方式 始设进设进 士科 科举举 制形成 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权垄 断 扩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提高官员员文化素质质 把 任命官吏的权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大大加强了 孝廉 门门第 隋炀炀帝 中央集权权 1 汉书汉书 刘辅传辅传 记载记载 中朝 内朝也 大司马马左右前后将军军 侍中 常侍 散骑骑 诸诸吏为为中朝 丞相以

5、下至六百石为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钱大昕认为认为 大将军权军权 兼中外 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军 在内朝预闻预闻 政事 而由庶僚加侍 中给给事者 皆自托为为腹心之臣矣 由此可见见 汉汉武帝设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皇权权 B 加强中央集权权 C 巩固国家统统一 D 解决王国问题问题 解析 中朝人员都是地位低下 但受皇帝信任的人 重大决策由中朝裁定 而 原来的有资历 难以驾驭的权臣不再受到重用 目的就是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故 选A项 A 2 元朝在对对行省划界时时广泛采用 犬牙交错错 的原则则 例如陕陕西行省跨越秦 岭 湖广行省 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 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 中书书省直辖辖区则则跨 越

6、太行山 元朝的这这一做法 A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军事 行政管理权权 B 分割地方 以便于加强对对地方的控制 C 肥瘠搭配 便于农业农业 生产产的管理和发发展 D 充分体现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 解析 材料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 犬牙交错 的原则 就是为了防 止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 行政管理权 故A项错误 根据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 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 淮河 南岭 太行山的存在可知 元朝划分 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传统 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故 B项正确 元代行省划界出于政治目的并非经济目的 故C项错误 材料行省划界并 未体现 以北制南 的理念 故

7、D项错误 1 特点 1 演变过变过 程中 中央一直强化对对地方的领导领导 监监督 制约约 地方则则要求独立 的自主权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终存在 2 中央通过过多层层次管理 在分权权基础础上加强对对官吏的任免 考核 地方权权力 逐渐渐被分割 削弱 集权权于中央 3 地方行政制度经历经历 了一个从低级级到高级级不断发发展完善的过过程 郡县县制 郡国 并行制 行中书书省制 一 从汉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变的特点与影响 2 影响 1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发展和完善 在征发发徭役 兵役 征收田赋赋和租税 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发挥 了良好的作用 2 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保证证了多民族封

8、建国家的统统一和封建经济经济 的 发发展 3 中央集权过权过 度强化 造成了地方官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绝对 依赖赖 地方没有相 应应自主权权 也难难以发挥发挥 管理的实实效 例题题1 有学者认为认为 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该王朝 无为为而治 治国思 想的体现现 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经济 的自主权权力 促进进了地方发发展生产产的主动动 性和积积极性 也有利于发挥发挥 地方优势优势 此学者论论述的制度是 A 郡国并行制 B 节节度使制 C 转转运使制 D 地方三司制 解析 无为而治 是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 因此该朝代为西汉 郡国并行制 是西汉初期的行政区划制度 就其积极作用而言 它增大了地方行使

9、政治经济的自 主权力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故A项正确 节度 使制 转运使制是唐宋时期的官制 晚于西汉 故B C两项错误 地方三司制是明 朝的政治制度 故D项错误 A 1 分割相权权 把相权权一分为为二 一分为为三或更多 使之相互牵牵制 从而保证证 皇权权的独尊 2 转转移相权权及其机构 权权力转转移的总趋势总趋势 是由离皇帝身边远边远 的人 外朝或外 廷的大臣 向皇帝身边边的人 内朝或宫宫内侍臣 宦官 转转移 即由远远及近 或由外到内 同时时 行使相权权的机构总总是不断地由内朝 宫宫内 向外朝 外廷 转转移 即由内向外 二 中国古代削弱相权权的主要方式 唐代三省六部

10、制的特点 1 相权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这样既能 互相制衡 也能分工合作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 一切政令从起草 中书省 审核 门下 省 至执行 尚书省 都经由三省处理 3 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 互相牵制 同时 将尚书省权分 六部 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 又推动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 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 未经政事堂通过 不能施行 以相权节制君权 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例题题2 隋文帝时时 朝之众务务 总归总归 于台阁阁 尚书书省事无不总总 唐中 宗任命尚书书省左右仆射时时 只给给其中一人加上 同中书

11、门书门 下三品 衔衔 形成 专专 拜仆射者 不复为为宰相 的局面 唐中宗的这这一措施 A 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负责 制 B 提高了尚书书省的行政效率 C 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职权 D 使中书书省职权职权 超越尚书书省 解析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长官均为宰相 题干中 隋文帝时期尚书省权力极大 而唐中宗削弱尚书省长官的做法意在平衡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最高长官的权力 巩固宰相集体负责制 故A项正确 A 三 中国古代选选官制度的演变变及趋势趋势 例题题3 在唐代 科举举考试进试进 行之前 士子往往向达官贵贵人或者文士名流 投呈作品 称为为 行卷 同时时也允许许官员员向主考官推荐人

12、才 称为为 公荐 这这些现现象说说明当时时 A 选选官方式有察举举的痕迹 B 科考中腐败现败现 象较严较严 重 C 达官贵贵人操纵纵科举举考试试 D 选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观标 准 解析 题干中所说的 行卷 公荐 是对科举制的一种补充 并非腐败现象和达 官贵人操纵考试的表现 故B C两项错误 材料信息说明在唐代有才能者被官员或 名流看中可被推荐 这与汉代自下而上举荐人才的察举制类似 故A项正确 根据 所学可知 唐代科举制具有较为客观和相对公平的选官标准 排除D项 A 1 演变变 1 秦朝 中央设设御史大夫 地方设监设监 御史 2 西汉汉 中央设设御史大夫监监察百官 地方实实行刺史制度 设设刺史监

13、监察地方 3 汉汉代以后 历历朝都有监监察机构的设设置 如御史台 都察院等 2 特点 1 组织组织 独立 自成系统统 2 对对官吏的监监察渗透于考核 奖惩奖惩 制度之中 实实行重奖奖重罚罚 3 以轻轻制重 给级别给级别 低的监监官以监监察级别级别 高的官吏的权权力 4 监监察机构的权权力来自皇权权 随着中央集权权的加强 监监察机构的权权力也随之 提高 甚至被任意扩扩大或滥滥用 从而使监监察制度畸形发发展 四 监监察制度的演变变 特点及评评价 3 评评价 1 积积极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监督官员规员规 范 防止贪污贪污 腐败败 2 局限 专专制制度决定了监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例题题4 宋制规规定 御

14、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 更不能由宰 相提名推荐 因此 御史台官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为紧张 如宋神宗时时御史唐垌 曾面弹弹王安石 且胡说说一通 但神宗却不加责责怪 由此可知 A 宋神宗的出发发点是维护维护 君权统权统 治 B 唐垌的弹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员贪污 C 王安石刚刚愎自用导导致了谏谏官弹弹劾 D 监监察管都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得知 宋代皇帝是想通过御史对宰相的牵制 达到削弱相 权加强皇权的目的 故A项正确 唐垌面弹王安石且 胡说一通 这不可能有效 防止官员贪污 故B项错误 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 且唐垌面弹王安 石是 胡说一通 故C项错误 D项

15、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 A 1 元朝大德九年 中书书省下达公文 谴责谴责 各行省应应决不决 泛滥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 对对 重事并创创支钱钱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 中书书省此举举的意 图图是 A 增强行省政务务禀报报的意识识 B 创创造条件扩扩大地方自主权权 C 摆摆脱地方繁重政务务的干扰扰 D 中央集权权与高效行政兼顾顾 解析 中书省谴责各行省泛滥咨禀体现了重视高效行政 而对 重事并创支钱 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则体现了维护中央集权 故D项正确 D 2 2018 湖南长郡中学模拟 宋初赵赵普为为相 谏谏官批评评其 公以元勋勋当国 宜 事损损减 有司群臣书书奏 尽必先经经中书书 非尊王之

16、礼也 面对对尖锐锐指责责 普 引咎谢谢之 材料实质实质 上反映了 A 宋初相权权有凌驾驾于皇权权的趋势趋势 B 宰相权权力受到谏谏官的监监督和制约约 C 君权权和相权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 维护维护 君主权权威是公认认的政治准则则 解析 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 引咎谢之 说明相权弱于皇权 故A项错 误 材料中谏官对赵普的批评是针对尊王的礼仪 并非其权力的掌控 因而材料也 无法反映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相权与君权 的斗争 故C项错误 材料中赵普对谏官的批评 非尊王之礼 引咎谢之 说 明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 故D项正确 D 3 唐代招生限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员的子孙孙 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 这这一 变变化有助于 A 皇权权向基层层社会扩扩展 B 强化基层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C 削弱地方官员员的权权力 D 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 唐代招生只限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 但到宋代则 可以招收庶民 这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加强中央集权 故D项正确 D 4 刺史是汉汉武帝时设时设 置的监监察地方的官员员 西汉汉后期其权权能有所扩扩大 东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