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27657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9小题。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试卷满分为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

2、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Ba137 Fe56第卷( 选择题 共15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1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来源:学科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应合理开采矿物,同时寻找金属代用品,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推

3、动绿色发展,错误,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正确,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导致大气污染,错误,D、生活中若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中磷元素含量偏高,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而污染,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与环境 2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风力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太阳能取暖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溶质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风力发电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4、,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铁矿石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太阳能取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碘酒 C牛奶 D植物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B考点:溶液的形成 4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N的化合价为-3,则C的化合价是 A-4 B+2 C-2 D+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

5、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C3N4中,N的化合价为-3,故C的化合价为+4,故选D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C称量固体 D过滤操作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装入固体粉末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正确,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错误,C、称量固体药品,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D、过滤时,应用玻

6、璃杯引流,错误,故选A考点:基本实验操作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能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形成新的分子B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的分类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水通直流电能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形成新的分子,正确,B、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而不是数目减少,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7、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正确,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故选B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烟 来源:Z_xx_k.Com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雾,而不是白烟,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8、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故选A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8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疗法而获得该奖项。下列有关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2个质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它由三种元素组成,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g,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应说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

9、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错误,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156+122+85=152,正确,故选D 学科网考点:氧化物的概念,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式的意义9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 (反应后)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的微观图,反应物有一个分子过量,故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正确,C、图

10、中共涉及四种物质反,正确,D、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故此反应有单质生成,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物质的微观示意图10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要比较溶解度大小关系,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 t1时,甲、乙两物的溶解度为15g,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g/(100g+15g)100%=13%,错误,C、要使

11、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故t2时, 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30g,故只可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g,错误,故选D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解度概念的理解11中考复习阶段,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

12、析】试题分析: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制二氧化碳,而不会与食盐水反应,错误,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呈碱性,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会使肥效降低,错误,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正确,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正确,蒸发溶液时,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防止固体飞溅,错误,故选D考点:酸的性质,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酸雨,蒸发操作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O2水蒸气通入浓硫酸中BNaCl溶液NaOH溶液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D来源:学

13、。科。网CaOCaCO3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答案】C考点:物质的除杂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由NaClNa2CO3,这一步无法一步实现,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C考点:物质的转化1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表示向CaCl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时间二氧化锰质量0K2CO3溶液的质量氯化钙的质量00Zn氢气质量时间Fe0时间固体质量来源:Z*xx*k.Com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