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18163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生物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个,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20分)1. 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 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产生一种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协力。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学科网2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

2、片上气孔进出的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无机盐 D、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呼吸、光合、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从气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会从气孔中散失,而无机盐只能是溶解在水中,被根部吸收,并且运送

3、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利用,不会通过气孔进出。考点: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3温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的叶片在冬季会脱落。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 B、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 D、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蒸发掉植物体内大量的水分,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由于温带地区冬季寒冷,降雨也少,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减少,所以大部分树木叶片要脱落,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热量的散失以及水分的流失,以适应冬天

4、的环境,故D是正确的。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4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 ) 来源:学&科&网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 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 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

5、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5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植株的生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如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不管哪个时期,根吸收的水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如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而不是用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考点: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小肠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A小肠很长,

6、长度一般为5至6米B小肠黏膜表面有环形皱襞,并有许多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中有肠腺,能分泌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肠很长,长度一般为5至6米,A适合小肠的吸收功能,不符合题意;小肠黏膜表面有环形皱襞,并有许多小肠绒毛,B适合小肠的吸收功,不符合题意;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C适合小肠的吸收功不符合题意;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其消化作作用,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胰腺是胰液分泌的,通过管道输入小肠,D错误。来源:Z_xx_k.Com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7右图

7、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右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C结构3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和近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A叙述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B叙述正确;3视网膜是成像的结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形成的,C叙述错误;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2晶状体的调节作用,D叙述错误。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8. 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1淀粉糊+唾液375分

8、钟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来源:学科网ZXXK375分钟变蓝3淀粉糊+唾液05分钟变蓝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比1和3,只有温度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A正确;对比1和2,只有加入物质这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可以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B正确;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消化液的种类,不能得出科学结论,C正确;分析1试管,可以看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但

9、不能得出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来源:学科网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9. 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乙 丁 丙 甲 B甲 丙 丁 乙 C丁 甲 丙 乙 D丁 丙 乙 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C具有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而甲、乙、丙、丁滴加的滴数分别是12、5、8和7滴因此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

10、是甲、丙、丁、乙。考点:探究维生素C的含量。10. 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 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D.一只猴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一只猴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具有社会行为。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11. 探究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这种动物应该是 ( )刚出生的较成熟的、有一段经历的 一只多只来源:学科网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

11、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对选择这种动物的要求应该是刚出生的,且多只,理由是:用多只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12、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黑发染成金黄色 B.皮肤比较白的人由于常在野外作业,皮肤变得黝黑C、人类的白化病 D.暗处培养的韭菜呈黄色【答案】C13、侵入我市的“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你认为防控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是()A.卵期 B.幼虫期C.蛹期 D.成虫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

12、,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美国白蛾是害虫,它在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适于消灭。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4、“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

13、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学科网15. 观察下面三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多莉绵羊 繁殖西红柿幼苗 超级鼠A.一组织培养,一克隆技术,一转基因技术B.一无土栽培,一克隆技术,一组织培养C.一组织培养,一转基因技术,一人工诱变D.一无土栽培,一人工诱变,一克隆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繁殖西红柿幼苗,是利用的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

14、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快速繁殖无病毒兰花就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莉羊的诞生,是克隆技术,“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基因控制性状,美国科学家培育出“超级鼠”必须改变鼠的基因,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考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16.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引起()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乙、丁的数量都增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