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1290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_湘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可编辑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有三个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自成一个圆。、纬度:、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

2、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自成半圆。2、经度:、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

3、165E位于西半球。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见下表)。(1)地球的自转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同期产生的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地方时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区 区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一 公式要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方法二 数轴计算法。 首先画一条时区线,然后找到已知的时区,在上面标上已知的时间,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每往东边数一个时区则加一小时,每往西边数一个时区则减一个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例1:已知北京(东八区)的时间为5月21日10时

4、,问(1)莫斯科(东三区)是什么时间?(2)纽约(西五区)是什么时间?(3)东京(东九区)是什么时间?则(1)莫斯科(东三区)时间为5月21日10时减去5小时,即5月21日5时。 (2)纽约(西五区)时间为5月21日10时减去13小时,即5月20日21时。(3)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21日10时加上1小时,即5月20日11时。例2 :已知纽约(西五区)的时间为10月11日22时,问(1)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是什么时间?(2)旧金山(西八区)是什么时间?(3)北京(东八区)是什么时间?则(1)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时间为10月11日22时加上1小时,即10月11日23时。(2)旧金山(西

5、八区)时间为10月11日22时减去3小时,即10月11日19时。(3)北京(东八区)时间为10月11日22时加上13小时,即10月12日11时。(2)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235N235S0写出四点对应的节气以及各节气之间昼夜长短的状况 夏至 夏至 春分或秋分(顺时针旋转可知是从南极点上空向下俯视)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南寒

6、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第二节 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 、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

7、,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判读山脊,山谷的方法:等高线向低值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表示山谷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陡崖的最低处与最高处的相对高差.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图 第三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2、七大洲:、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东半球的

8、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非,欧两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3、四大洋:、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世界的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山地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

9、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高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平原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2)记住世界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5、海洋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3、

10、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四节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3)平均气温的计算: 日平均气温:北京时间的2时

11、,8时,14时,20时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当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把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2、降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1月份前后几个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陆上等温线向北凸起,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

12、年。(7月份前后几个月)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5、地形、地势的分布:、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从赤道向两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的分布规律1、热带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13、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2、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3、温带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