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31267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可编辑八年级上册生物答案大全 有了我的答案、知识点总结、课件一学期不用操心 联系QQ644532913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P3想一想 议一议 当海葵的触手碰到猎物时,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出刺死和毒液,将猎物麻醉和杀死,然后通过触手将猎物移入口中。 P4观察与思考1.水螅身体不能分出背面和腹面,也不能分出左侧和右侧,只能分出有口的一面与口相对的一面。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2.水螅靠触手捕食,并送入口中。食物进入消化腔后,内胚层的细胞能分泌消化液,在消化腔内由内胚层细胞把食物消化成微粒。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P7练习1把符合

2、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 ABE)扁形动物(ACD)A. 没有肛门; B.有刺细胞; C.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辐射对称。 2.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 3.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支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支睾吸虫病。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P8想一想 议一议 1.蛔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叫蛔虫病 2.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器官内? 3.儿童卫生习惯差。所以容易得蛔虫病?P10实验 1.是 2.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 一部分体节的刚毛固定在糙纸上,在

3、体的壁肌肉作用下将其他体节拉过来,完成运动 3蚯蚓没有肺等专门的呼吸器官,环境中的氧气需要先溶于体表的黏液中,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血管由体表排出。如果蚯蚓体表干燥,蚯蚓将窒息死亡。P11练习 1. 2.BEF ACD 3.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做判断。 4.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会。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增加土壤肥力。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P12想一想 议一议 螺类背着贝壳缓慢爬行运动。 P12观察与思考 1.起保护作用 2.足:运动 鳃:呼吸 3.入水管在吸水的过

4、程中获取食物,出水管排水过程中排出食物残渣。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蝗虫蜘蛛蜈蚣虾体表是否较硬 是身体是否分节,不同体节有无差别 是/有有无触角,触角是否分节有/分节无有/分节有/分节有无翅有无无无有几对足,足是否分节3对/是4对/是多对/是5对/是 P15观察与思考2.七星瓢虫和蝗虫。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有翅,有3对足,足分节3.体表较硬,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异;具有分节的足 P16 ?附肢分节,出现了关节,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 P11练习 1. 2.A 3.腔肠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

5、疣足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4.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不同点: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同时,也限制了动物运动能力; 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运动更灵活,外骨骼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支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个体。5.1.4鱼 P19想一想 议一议 有脊柱:鱼、两栖、爬行、鸟、哺乳动物 无脊柱: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

6、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 P22观察与思考 1.外形呈流线型,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运动阻力2. 不完全。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各种鳍在鱼的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鱼,如海马只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3. 水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4. 鱼的鳃是鲜红的,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当鱼离

7、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水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而死亡。 P23?有些是用鳃呼吸如:河蚌、虾,有些是用肺呼吸如:海豚、鲸,有些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水螅 P24练习1.完成下面的图解:鱼的体形:(流线型);鱼的体表特征(常有鳞片覆盖);鱼的呼吸器官(鳃); 鱼的运动方式(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 只有带鱼是鱼,其余都是软体动物,虽然也用鳃呼吸,但体内没有脊柱,体表没有鳞片覆盖,不是鱼。3. 在缺少太阳光的夜晚,池塘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且鱼和藻类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因

8、此,在黎明时池塘水中含氧量最少。这时,鱼会跳出水面,试图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天亮后,藻类又可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水中的含氧量大增,鱼便停止了浮头。4. 当水流经鱼鳃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则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与流入鱼体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5. 实验设计方案:将鱼放在BTB溶液中,BTB溶液遇二氧化碳后,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溶液中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P25想一想 议一议-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

9、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龟用肺呼吸,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P25观察与思考 1.绿色(保护色)。 在稻田、池塘、溪流边的陆地等绿色的生活环境,青蛙不易被天敌发现,又利于捕食,便于它生存。2. 湿滑-辅助呼吸(因为皮肤裸露,可以分泌粘液)3.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P29练习 1. 2.青蛙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蜥蜴体表覆盖鳞片 产的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3.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

10、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蛇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 5.农药化肥导致水域污染,滥捕乱杀水域面积缩减5.1.6鸟 P30想一想 议一议 鸟具有飞行能力,不仅因为鸟有翅膀,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都与飞行相适应。如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 P30观察与思考1. 2.鸟的喙形状不同,都与其食性相适应。鸟的足特征不同也与其生活环境

11、相适应。 3.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P34练习 1. 2.C 3.不会。鸟类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需要吃进大量的食物才能保证能量供应。鸟的食量虽大,但是鸟的消化能力强,代谢快,大量食物很快消化吸收,残渣形成的粪便通过很短的直肠迅速排出,所以不会因取食增加体重而影响飞行。 4.这句话形象描述了鸟适于飞行的优势。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翼上有大型的羽毛,使鸟能振翅高飞;骨骼轻、薄、坚固,可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消化能力强、排泄快,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以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等等5.1.

12、7 哺乳动物 P36想一想 议一议 1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一些抵御疾病的特殊抗体,使得哺乳动物的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生长发育,同时哺乳动物的2雌兽能较好地保护幼仔,因而哺乳相对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P36 ?胎生方式的意义: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1.保护;2.充足的营养;3.稳定的发育条件;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 哺乳的意义:哺乳动物的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这种抚育后代的方式更具优势,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同时哺乳动物的雌兽能较好地保护幼仔 P38观察与思考 1.都有门齿和臼齿 2.兔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

13、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物食性的不同。犬齿尖锐锋利,可用于攻击、捕食、撕裂食物,适于捕食动物。没有犬齿的兔属植食性。门齿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3.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咀嚼食物 犬齿适于撕咬食物 ,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P39?“毒鼠强”对环境污染严重,且二次中毒!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P39技能训练:从微观层面来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叶绿体等细胞器,这是动物不能像只为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而必须靠吃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的主要原因;动物体内的器官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

14、种生理功能。 P39练习 1.B 2.D 3. 虽然鲸生活在水中,形态上也与鱼有些相似,但是鲸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4. 鼠类的繁殖能力很强,若适宜鼠类生存的空间扩大,鼠类的天敌如猫头鹰、鼬、蛇的数量锐减,鼠类会大量繁殖,不注意防治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鼠害。昆虫鱼鸟哺乳动物翅足鱼鳍翼足四肢控制有害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控制数量,降低它们的种群密度。就鼠害防治而言,一方面可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减少鼠类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保护好鼠类的天敌,维持生态平衡,从而控制鼠类数量。5.2.1动物的运动 P42想一想 议一议动物的运动本质上都是靠肌肉收缩,但水母是没有肌肉的,但是也能进行运动。 P43观察与思考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是相连的。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肌肉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2.作为支点,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使的运动更加灵活有利于运动。 相当于门上的门轴(合页)。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骨的运动使躯体移动距离变化增大。4.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四肢关节易受伤: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P29练习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