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31070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案:4 归去来兮辞 并序1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 1课时 课题:4归去来兮辞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创作背景和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2、学习陶渊明的优秀的品质、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陶渊明守志归隐的思想的理解笔记空间自主学习1、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请你结合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谈谈陶渊明其人及对后世的影响。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

2、趣。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影响:1、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2、“不为五斗米折腰”崇高人生境界,为后代士大夫提供了精神家园盛唐时代,在文化上是一个充满青春激情、热情洋溢、自由奔放的时代,大多数盛唐诗人多率性真切,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因此对陶诗的真切生动全情投入,褒奖有加。以王维为例。王维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人的优秀后继者。 孟浩然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生命志向曾经受到李白的倾慕。在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3、,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前,即有隐逸之想,他曾与苏辙“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 他钦佩陶渊明自然真率的生存状态:“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辛弃疾被罢官,得以回到带湖。宦途的坎坷和田园的风景使得他真正地从心灵上与陶渊明靠得更近了,他甚至进接把陶渊明的生活内容拉入自己的视觉场景中:他的山居名为“稼轩”,在田边建“植杖”亭,在山间建“停云”堂,并说:“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洞仙歌“飞流万壑”),真的过起了陶渊明式的生活。在乳燕飞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

4、葛。”在辛弃疾看来陶渊明不但旷达、潇洒,浑身正气,还具有治国安邦的盖世才能。而在我们看来这似乎已经异化成了一个新的审美形象“辛化”的陶渊明。2、认真阅读小序部分,你能总结出陶潜辞官归隐几点原因?根本原因是哪个?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结合全文看,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另外三点才是根本原因。3、诵读诗文,在行文中寻找作者归去的行踪变化和与之对应的心情变化。(要求:条理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我的疑惑:引领探究1、根据作者行踪和情感的变化,请同学们选取自己欣赏的诗句,发挥联想和想象,旁征博引,

5、谈谈你的解读。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此诗句出自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作者引用楚狂接舆的歌词,微加点化,形神俱似。这是作者沉痛的自白、决绝的宣言,诗人看穿官场的恶浊,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此时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似一声惊呼,诗人如梦初醒般发现生活跟自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于是立即迫不及待地退将回来。“或植杖而耘耔。”该典故出自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6、,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作者在这里暗用荷蓧丈人的故事来寄寓自己的志趣:及时躬耕,自得其乐。“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两句在向我们描绘一位有时在良辰胜景之时独自出游,有时又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的隐者形象。这何尝不是作者一生的志愿?“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该典故出自三辅决录。“蒋诩归里,荆棘塞门,舍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 “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作者引用西汉蒋诩的故事,一是惋叹,恨自己不早归;二是欣喜,手植松菊依然无恙;三是自喻,自况蒋诩,松菊更是比喻自己高洁坚芳的品格。“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用自况自喻

7、之法,在向我们描绘那个“性本爱丘山”的高洁孤傲、卓然独立的诗人形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几句。作者归去后,过着一种非常雅致的生活,这几句写他游山玩水,看到的是欣欣向荣的树木和涓涓不绝的清流,这样的美景令人陶醉。还有新翻泥土的清香;睁开眼,那满眼的绿呀,让人觉得树木、小草都憋足了劲在展示生命的颜色;我摇着小船,顺江而下,渔歌和着清风把我包围,小鱼耐不住水中的寂寞,在水面上划出一条优美的孤线,在阳光照耀下,化作一道金光,一下子不见了,它们化作了龙么?“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作者归家后或自斟自酌,或观树

8、赏菊,或坐看白云起,或暮候飞鸟还,这样的安闲自在的心境,在饮酒一诗中也有印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开怀,斜视庭柯大有“休将凡心愁俗世,且放闲眼看庭花”之感。流露出作者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请息交以绝游”“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乡间的生活自安自乐,既有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农人的劳作之欢,又有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的休闲之乐。亦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超脱。喂马、劈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更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

9、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烟火气息、实实在在的幸福。“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我们不能笼统、简单、肤浅地把这两句话判为消极,因为这两句式作者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是作者摆脱了现实的困境而产生的真实、复杂的感慨,归隐后的质朴、自然的生活实现了他的人生意义。让他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享受本真的无尽的快乐。不是一种自命清高,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追求,一种对生命的超越。2、对联解陶潜(1):上联要求在文中提取词句组合而成;下联,对句亦应在文中提取词句组合而成。只要大致能对则成,不求工整。(小组讨论,对出不同的下联)上联例:小径松菊,一杯清酒名可越。此联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酒盈樽”、

10、“引壶觞以自酌”三句;“名可越”点明作者胸襟。对句例:流云丘壑,数点倦鸟亦舒心。此对句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两句,“亦舒心”点明作者归田园之心情。又例:稚子亲邻,几言情话忧能消。此对句用“稚子候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两句,虽对稚子恐难曰情话,但亦差可对矣。又例:清流皋畴,几首小诗气能清。此对句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将有事于西畴”两句,庶见能对。对联解陶潜(2):自组对联。请同学们联缀文中词句而成联。例: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对2、登东皋,临清流,赋诗以乐;悦亲戚,乐琴书,情话消忧。对3、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乐;松菊倦鸟,巾车孤舟,其间寄田园之情我的总结与收获(规律、方法、情感等):课堂精彩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