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308829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15*2436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受热熔化成铁水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 用砂纸打磨铁制品表面锈D. 冶炼时将铁矿石粉碎【答案】B【解析】A.铁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生锈的过程中能生成新物质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C.用砂纸打磨铁制品表面的锈,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时将铁矿石粉碎,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A. 锌和稀

2、硫酸B. 铁和稀硫酸C. 铁和硫酸铜D. 铁和稀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锌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硫酸锌溶液,里面的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是无色的,故此项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故此项错误;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故此项错误;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故此项错误。故选:A。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 硫酸锌B. 氯化镁C. 氯化铁D. 硫酸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铁和盐酸反应最终得到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所以C错误。故选C.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4. 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列采取的

3、措施中错误的是A.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B. 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C.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D. 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它与空气隔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隔离氧气和水,具体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可以防止金属生锈;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从而隔绝了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可以防止金属生锈;D因为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把铁制品浸在水里不能有效的防止铁生锈.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5.已

4、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HYZB. XHZYC. ZYXHD. YZXH【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X+H2SO4XSO4+H2可知金属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再根据Z+X(NO3)2Z(NO3)2+X,可知金属Z能置换金属X,Z的活动性在X前,又因为Y+Z(NO3)2Y(NO3)2+Z,所以Y能置换Z,Y的活泼性在Z之前,故可得出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XH,本题选择D。6.某化合物可发生如下

5、反应:M+3H22Fe+3H2O,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FeOB. FeCO3C. Fe2O3D. Fe3O4【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M+3H22Fe+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相等,原子个数相同,则:反应前:氢原子6个,反应后:铁原子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3个,故化合物M的化学式Fe2O3故选:C。7.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 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C. 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D. 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答案】A【解析】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

6、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和硫酸亚铁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和氯化镁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置换反应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8. 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A. 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 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 铝的密度较小【答

7、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继续反应。故选C考点: 物质的性质9. 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 铁B. 氯化亚铁C. 氯化铁D. 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铁是指含碳量2%4.3%的铁的合金。当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铁已经完全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碳不反应仍为固体。所以残渣的主要成分为碳。应选D项。考点:铁的合金10. 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稀硫酸除铁锈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 用盐酸除去水垢【答案】C【解析】A、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

8、溶解故选项错误;B、用稀硫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稀硫酸能和铁锈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D、盐酸除去水垢,是盐酸和水垢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1.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 晶体质量不变B. 晶体质量减少C.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D.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A【解析】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能继

9、续溶解,固体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定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能继续溶解,固体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由于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 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答案】C【解析】【详解】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6.5%,故D错。故选:C。13.将2

11、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 溶液质量减少C. 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D.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答案】A【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只是改变的温度,所以溶质的量不会减少14.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使其结晶的方法只能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15. 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

12、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 倒出少量的溶液C. 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 恒温蒸发部分水分【答案】B【解析】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有:继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恒温蒸发掉少量水分,降低温度等方法故选:B【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16.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 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 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 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 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

13、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答案】D【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接近饱和的A溶液,降温至10C时也可能是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B、蒸发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C、由于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30时,一定能溶解A物质,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饱

14、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17.现有100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含溶质20 gB. 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 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 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答案】D【解析】【详解】A、由20%的硫酸溶液100mL中含溶质质量100mL1.14g/cm320%20g,故A不正确;B、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20:1001:4,故B不正确;C、20%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0:(10020)1:41:5,故C不正确;D、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20g,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00:(10020)5:4,故D正确。故选:D。1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食 物苹 果葡 萄牛 奶玉米粥pH2.93.33.54.56.36.66.88.0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A. 苹果B. 葡萄C. 牛奶D. 玉米粥【答案】D【解析】【详解】A、苹果的pH值为:2.93.3,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