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030876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血吸虫病临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一、 疑似病例: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并有以下临床表现:1. 急性血吸虫病:疫水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皮炎、发热、肝肿大,伴有肝区压痛、腹痛、腹泻、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2. 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或慢性腹泻、可伴有腹痛、脓血便、肝脾肿大,嗜酸粒细胞高于正常。3. 晚期血吸虫病: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的肝硬变及生长发育障碍或侏儒症,或腹部肉芽肿。二、 确诊病例:1. 粪检出现血吸虫卵或孵化检出毛蚴;2.直肠粘膜组织活检找到日本血吸虫卵;3.具有晚期血吸虫病表现,肝组织活检找到日本血吸虫卵或有虫卵肉芽肿,门脉周围纤维化病变。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或3.诊断困难者,可进行血清免疫反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综合判定。【传播途径】 必须有三个环节构成,虫卵随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和人畜接触疫水。【消毒】 用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泡,对尾蚴有杀灭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