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2029903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二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新人教版第五篇:精选题库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初中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回顾鲁迅生平; 2、识记并运用“攒、拗、确凿”等词; 3、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4、口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5

2、、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情感与德育: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四步教学法”:第一步:预习质疑;第二步:讨论释疑;第三步:审美鉴赏;第四步: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生预习 2、完成“夯实基础”部分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回想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在我们即将离别童年的今天来学习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一向严肃庄 重的鲁迅先生的童年又是怎样

3、呢? 首先,我们进行预习 二、学生预习 指导: 1、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想象作者会怎样写这篇文章? 2、鲁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文豪,你能具体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3、快速浏览全文,印证指导1中你的想法,完成本文的生字词过关。 三、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1、学生展示小组整理的生字词: 参考:书下有的注音解释(摘选): 确凿、菜畦、皂荚树、桑葚、长吟、轻捷、斑蝥、后窍、臃肿、珊瑚珠、攒、长妈妈、机关、敛、鉴赏、人迹罕至、秕谷、系、书塾、无从、ade、方正、怪哉、消释、宿儒、对课、蝉蜕、同窗、戒尺、人声鼎沸、窦、厥、倜傥、叵、拗、盔甲、绣像、影写、锡箔、绅士。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4、(上面有的不重复) 脑髓(su)相宜:恰当。博(b)学:学问丰富 2、教师增补: 多音字 拗:o 拗断o 拗口ni 执拗宿:s 宿儒xi 星宿xi 一宿 折:zh 折断sh 折本zh 折腾系:x 关系j 系住 教学时让学生先自行展示,后齐读,笔记。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为新青年写稿时始用“鲁迅”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要求学生笔记)

5、 2、写作背景 (1)朝花夕拾小引(见教师教学用书p7) (2)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鲁迅先生由于受北洋军阀迫害,愤然离京,到达厦门。他本想与创造社合作干一番事业的,但到达厦门后的现状却使他大失所望,创造社的同人大都参加北伐去了,他因此失去了战友;而“现代评论派”的势力也从北京移到厦门,并在那里不断膨胀。这些人,谋私剥,工于心计,对教书却全不济事。每天除了干些讨好上司,散布流言蜚语,大摆名士架子之类的玩艺外,就是暗中攻击鲁迅,排斥异己。而当局则“正与此辈气味相投”。这种周围是“死海一样”(1926年11月21日致韦素园信)的环境,自然使鲁迅感到极大的苦闷和愤慨,鲁迅先生是在“只剩了回忆

6、”的可能时,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意在通过对儿时天真、活泼、充满情趣的生活的回忆,反衬出对黑暗、庸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所以作者才会写出美女蛇的故事,作者是多么希望有一个法术高明的“老和尚”放出“飞蜈蚣”把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女蛇”都收拾得一干二净啊!又是多么希望儿时天真无邪的伙伴,不要因升到绅士的位置而堕入浊流! (3)相关资料: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

7、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那么,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读经典像吃主食;读历史像吃菜肴;读其它像加调料。关于“三味”:鲁迅的私塾老师(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说,“三味”是

8、指在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菜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早”字故事 鲁迅的书桌右角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亲手刻的。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 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以上资料可由学生讨论完成,老师作适当的补充,不要求学生笔记。) 四、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

9、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a)“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b)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c)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本堂小结

10、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鲁迅的童年生活,本文又主要是通 第二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第一课时 1简介作者和作品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扫除文字障碍3学生朗读全文。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第二课时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

11、分析。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注意修辞手法的作用)?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 呢?让学生齐

12、读课丈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两段写了什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第三课时 1读第二自然段,进行新课。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考虑: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七年级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 (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