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刘敏.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29292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刘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刘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刘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刘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刘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刘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刘敏.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语文中考模拟题命题人 刘敏(龙廷镇岙阴初级中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8页。满分分值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so) 卓越(zhu) 恻隐(c) 悲怆(cng)B、束缚(f) 讪笑(shn) 恣睢(su) 拮据(ji)C、污秽(su) 迁徙(x) 归咎(ji) 亘古(gng)D、干涸(g) 睿智(ru) 阔绰(chu) 默契(qi)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啜泣 凛冽 颠沛 骇人听闻 B、洗濯 愕然 云翳 锋芒必露C、静谧

2、阻遏 妖娆 不可明状 D、菜畦 鞭达 吞噬 莫衷以是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相辅相成)B、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无法)知道。C、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万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惊慌)D、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慷慨)4、下列句子提取主干错误的一项是( )A、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句子主干:太和殿是地方。)B、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

3、都觉得有些可惜。(句子主干:人可惜。)C、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句子主干:水手撬开牡蛎。)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丰富的知识。(句子主干:人汲取知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B、这两天以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依然牵动着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C、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D、全国胜利闭幕,山东省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掀起了学习贯彻全国精神。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是( )A、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B、瓢似的脑袋、小鼓眼

4、、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海张五。C、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D、一丈青大娘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C、登斯楼也,则有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肃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8、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

5、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B、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D、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记人叙事。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海燕,回答问题。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

6、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笨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

7、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9、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中的“高傲”的同义词是( )A.自豪 B.骄傲 C.傲慢 D.傲

8、然10、“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C.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11、下列选项中不是本文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C.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D.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12、下面对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运

9、用比喻和拟人,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B、“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运用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C、“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运用拟人,“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D、“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海燕对恶势力的痛恨。13、文中描写了其他三种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表现,其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与海燕那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相映衬,展现了大革命

10、来临之前人们的战斗热情。B、描写其他三种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惊恐万状的丑态,与海燕热情迎接暴风雨的雄姿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勇敢无畏,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C、海鸥、海鸭、企鹅等海鸟象征了那些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写他们的表现意在表现海燕战斗的艰难。D、描写其他三种海鸟的表现,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展现双方斗争已激化。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文,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

11、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

12、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4、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15、“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个例子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所举三个例子紧扣前面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话,前后照应。B.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先说植物,再说动物。C.因为这是按季节顺序举例。D.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

13、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作。16、第段文字运用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作诠释 B、下定义 打比方 C、打比方 举例子 D、举例子 下定义17、关于以上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B、第段文字运用拟人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C、“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中的“这些自然现象”指的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14、。D、“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说明了物候知识的重要性。四、(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选文,回答问题。“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

15、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8、本段文字集中论述的中心是( )A、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B、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步19、作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的原因是( )A、抒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充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B、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C、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