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27872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北京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就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下建议。一、“十二五”时期首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

2、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发挥体制优势,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50%以上,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首钢等

3、一批大型企业搬迁改造和关停并转,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落实区县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中关村、金融街、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确立了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重点新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郊区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着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了社会管理与服务,探索了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基本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五无”目标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人民

4、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北京南站、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等一批世界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明确了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调整了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整合了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对首都长远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首都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巨大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极大地提高了

5、首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志着首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纵观新的阶段首都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北京奥运盛会的圆满成功极大地增强了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首都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首都的功能定位、“四个服务”的工作特征和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首都经济,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资源,提高了首都持续

6、发展的能力;近年来首都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形成的浓厚发展氛围,为推动首都新的科学发展凝聚了心智,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动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增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热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推动首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首都经济的总体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着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

7、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难题,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资源

8、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使首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大力弘扬北京奥运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

9、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首都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居

10、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广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全市生态服务价值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维护公共安全、综合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就学、就业、社保、就医条件不断改善

11、,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率先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调控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首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功能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自

12、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与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三、“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一)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积极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创新驱动,重点是实施“科技北京”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健全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创新

13、枢纽,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积极推动各项先行先试改革,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好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和环保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示范区。实施标准战略,推进标准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十百千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关键技术示范工程、高端领军人才集聚工程、高端产业聚集工程和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等六大工程,深入实施“瞪羚计划”,努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

14、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平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平台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建立标准创制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高效有力的创新支持平台和服务体系,提高首都地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工程,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营经济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已经确定的战略

15、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出创新成果。健全科技与资本的对接机制,健全创新成果发现和筛选机制,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工作。健全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发挥教育的引擎作用。制定和实施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事业的

16、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满足首都及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积极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加强中央院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市属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完成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建设。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支持高等院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鼓励高等院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