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0278167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中的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红楼梦中处处闪现着朴素的现代理财观念,尽管有些财务管理方法早已作为封建社会的遗孤被历史所遗弃,但是其中的一些财务管理方法确实能为后来的财务管理者提供借鉴 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小说红楼梦,既是跨越时代的宏篇巨挚,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为丰富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财务管理,尤其是对当时盛行的理财方法高利贷和典当,以及其他独具创意的理财方法降低财产损耗、将大观园实行“承包制”等的描写,是很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而开源节流、降低耗损等理财方法,不仅对一般读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对财务人员搞好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理财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财务赔

2、付制度,降低财产损耗在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接受协理宁国府丧事的任务时,发现了宁国府的五项弊端:“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府中风俗。”面对宁府这五大弊端,凤姐立即采取措施,把工作落实到班组、人头,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王熙凤命彩明订造簿册,传来升媳妇,要家人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第二天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第二天一早,王熙凤上任伊始,首先宣布施政方针:“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不比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你

3、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了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律清白处治。”接着,把家人媳妇组织起来,明确岗位职责。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地唤进来查看,把一百廿多人编成几个班,分别派了各样活儿。有单管人客来往倒茶的,有单管本家亲戚茶饭的,有灵前上香添油的,有挂幔守灵的。管酒饭器皿的,若是少一件,就得照样赔偿。还派有每日轮流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剩下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盂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照样赔偿。王熙凤还对负责管理的人提出要求,要来升家的每日总揽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

4、刻来报告。若有徇情,一经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最后,王熙凤加以概括,并提出时间概念:“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这样,把人和事加以梳理组织,就做到了:事有人办,物有人管;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成本降低,效益提高。二、按制度办事,反对浪费缩开支在这方面,探春、李纨和宝钗临时代理“财政大臣”职务时比王熙凤做得更好。她们是在王熙凤生病以后,由王夫人临时指定代理“财政大臣”。探春一

5、接手,首先就对财政开支上的三种宿弊开刀,第一刀砍的是自己舅舅不合理的丧葬补贴;第二刀砍的是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公子小姐们重复支付的月钱;第三刀则是改革大观园的管理办法和副业收入分配办法,以调动园中众婆子的积极性,做到增收节支。先看第一刀:探春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一个“大管家娘子”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以前丧葬补贴的数字,也不出主意,要看看这位年纪轻、无经验、涉及自己与生母关系的探春如何处理。探春坚持按照制度,查明旧账,依照往例,赏银20两,不肯多加,既回击了别人的故意刁难,又不怕与生母发生当面冲突,鲜明地表现了探春的坦荡胸怀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再看第二刀:探春提出取消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

6、、纸笔一年各八两银子的费用,因为这一项开支其实是以他们上学为名津贴给袭人、赵姨娘、李纨的,而她们三人本来就各有月银,不必再重复开支。探春说:“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房里月钱之内: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的袭人领二两;兰哥儿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多这八两?”显然,这是一项重叠的支出。一经发现,探春立即做出决定:“从今日起,把这一项了了。”与此相关,探春还发现姑娘丫头们所用的头油脂粉本由买办统买,但由于经办此事的人“不是脱了空,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结果弄得半数人复又用自己的月钱去托人采买。探春在查清原因后决定,“饶费了两起钱,东西又白丢一半!不如竟把买办的这一项每月蠲了为是。

7、”这两项蠲免虽对严重的财政困难只是杯水车薪,但毕竟能为贾府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显示了探春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明的理财能力。三、实行“包干责任制”,化“支出”为“收入”探春受到奴才赖大家的花园管理的启发对大观园实行“承包责任制”。比起前几项来,这项“改革”才真正具有创新的意义。“承包”这个“新思维”是如何得来的?显然是受赖大花园管理的启示而来的。赖大原是贾府的奴才,后来凭借主子势力做了知府。这类由奴才到主子的人,由于受过昔日艰辛的煎熬,发迹后常能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赖大管理花园的办法给探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探春在参观赖大家花园后对众人说:“这园子除她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莱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

8、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赖大的商人头脑与经营才干震动了探春的心,使探春这一深受孔孟之道熏染的大家闺秀茅塞顿开。探春本不是宝、黛那样的浪漫型人物,且又正在“当政”持家,故能在感触之后迅速作如下推论:咱们这个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的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老成本分,能知园田的,派她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她们交租纳税,只问她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

9、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3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探春的这一主意,立即博得了李纨和宝钗的赞同。李纨对这种“承包制”作了更为简练的概括:“省钱事小,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她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仅从形式看,这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差不多就是现代承包制的基本原则了。循此思路,探春和李纨,宝钗又一道对“承包”的具体办法进行了商讨,最后敲定了这样几点:(1)按类别划分承包对象(2)某人管某处,按四季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可由承包人拿去生

10、利,所得归已;(3)承包人年终不用归账(理由是,若归到账房,则必受账房的管辖、捉弄与盘剥,若归到里头,则不免“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4)承包人须在年终“拿出若干吊钱来”散与园中未承包的那些老妈妈(理由是,若承包人“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她们些,她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儿枝花儿,你们有冤还役处诉呢”)。那么,下人对此有何反应呢?当探春等人把承包园子的计划告诉被召来的众婆子时,“众人听了,无不愿意,也有说:”那一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

11、动宫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而当众婆子了解到承包的优厚条件后,则更是备加振奋。“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账房受辖制,又不与凤姐儿去算账。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吊钱来,个个欢喜异常,都齐声说:”愿意!强如出去被她们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那不得管地的,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更都喜欢起来,口内说:“她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这真是一举数得,皆大欢喜!剩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承包了。经探春等人的研究决定,所有的竹子由祝妈承包,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的由田妈承包;蘅芜院和怡红院的花草则由叶妈承包其余的地方“又共同斟酌出几人来”承包。至此,承包的计划算是落实到具体人头了。 探春对大观园实行的管理方

12、案,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萌芽状态的“承包责任制”,其推动力确实巨大。因为她的这一举动,使大观园由单纯的“消费型”变成了既生产又消费的形式。这种改革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即使今天我们看来也是颇有新意的,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理财方法。四、出租土地,征收“货币地租”贾府是个“衣租食税”之家,除了俸银、俸米和恩荫赏赐之外,房租、地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的土地剥削,除了实物地租外,还有一部分近乎货币地租的“折银”,这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因为在城市商业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他们只要手中有钱,就什么都可买到。有一年年底,乌进孝到宁国府来交租,贾珍对那大批的山珍海味、柴炭油米等“实物地租”反应并不强烈

13、,而最能调动他神经的却是“货币地租”银子。本来他算定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可事实上各项折银才有二千五百两。荣国府土地很多,却只有二三千两银子的货币地租,贾珍大为恼火,他说:“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里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显然,一心是要钱,要银子,他们真是让银子给想疯子!贾琏说:“这会子再发三五万的财就好了!”这正代表着贾府主人们的愿望。贾府的主人们迫切希望多搜刮些银子,以弥补银库的巨大亏空,但却又很无能。贾赦“不管理家事”,贾政也“不知理家”,贾珍“哪里干正事,只一味搞乐不了”,贾琏则是见了钱“油锅里的还要捞出来花”。他们都想不出捞取

14、银子的办法。那“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的王熙凤,在这方面倒比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有着更高的才干。五、高利贷王熙凤经常放高利贷牟取重利,大攒其私房体己,以满足自己永无休止的贪欲。第七十二回王熙凤和旺儿媳妇的谈话就说明这一事实。她说:“我真个还等钱做什么?不过为的是日用,出的多,进的少。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使用的呢,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过到什么破窑里去了!”这话是当着贾琏说的,可见她放债取息以供他们奢靡无度的花费,贾琏是知道的,但她放高利贷攒私房体己,却是对贾琏保密的,怕的是他“大着胆子花”。从贾琏和王熙凤房里放债取利

15、的事,也可以推断其他房里的情况,只是作者没有一一去写罢了。其实,在作者笔下也流露出王夫人的放债活动。当贾府被抄后,贾政问贾琏说:“我因官事在身,不大理家,故叫你们夫妇总理家事。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况且非咱们这样人家所为。”贾琏回答说:“这些放出去的账,连侄儿也不知道哪里的银子,要问周瑞旺儿才知道。”王熙凤让她的陪房旺儿替她经管放债的事,周瑞则是王夫人的陪房,他在荣国府“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他经管的高利贷当然应该是王夫人的了,可见,她们姑侄两个是合伙经营高利贷的。作者只选中了王熙凤的放债活动,对王熙凤为攒体己而去放债的本钱,作者在书中特地作了

16、这样的交代:一是克扣丫环们的月钱,一是预支和迟发丫环们的月钱。三十六回有这样一段情节:王夫人听到赵姨娘抱怨月钱没有按数给,因而询问起王熙凤来。王熙凤解释说:“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钱,从旧年她们外头商量的,姨娘们每位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如今我手里给他们,每月连日子都不错,先时候儿在外头哪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呢!”她似乎理直气壮的回答,博得了薛姨妈的赞扬:“倒像倒了核桃车子似的,账也清楚,理也公道。”其实,王熙凤是在撒谎,哪里是外头商量的?分明是她私自裁减克扣,拿去放债了。她说自从她经手发放月钱,每月连日子都不错,事实如何呢?第三十九回袭人和平儿有这样一段对话,袭人间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太太屋里还没放,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到袭人跟前,又见无人,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