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0267082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库独家】第1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1维度A 基础知识一、基础字词(一)重点字识记统筹 狡黠 滞 碍 (二)重点词语掌握学究: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滞碍: 吹毛求疵: 阐证: 要诀: (三)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并说明句子的意思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怡情 傅彩 长才 句子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惰 藻饰 矫 句子 3、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范 句子 4、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 鄙 羡 句子 二、文学知识(一)培根, 国 家、 家,著有 、 等。(二)不求甚解选自 ,作者 ,原名 ,当代

2、 。三、课文掌握阅读文段,回答问题A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却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精神实质。B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

3、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C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D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小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小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1、引文部分使用了 和 两种论证方法。2、A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答:3、B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答:4、D段引文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答:维度B 能力提高读书乐乐读书 谈到如何学习语言,有的人总是一味强调“

4、苦读”,甚至举出古人悬梁刺股的故事,以为勤学的佳话。学习语言应该刻苦,但学习绝不仅仅是苦,更不是越苦越好。头悬梁锥刺股,精神或许可嘉,可做法实在不值得称道。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到读书的乐趣,才能乐于勤奋学习。许多学业上有成就的人,刻苦攻读往往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要享受读书的乐趣,就得思考。只有通过思考,你才能获得知识,为认识真理而兴奋,为解决疑难而激动,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愉快,因而感到愈读愈有味道。有两种毛病会影响读书的兴趣,一种是“懒学症”,一种是“恐学症”。有的同学懒,

5、读书不动脑筋,拿起书本,不知他在看书,还是书在看他。这样漫不经心地去读,不是积极、主动、深入地钻研问题,思维活动没有展开,自然享受不到思考的快乐。有的同学怕,视读书为灾难,拿起书本,担心的是作业,害怕的是考试,这样的读法,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思维没有活跃起来,又有什么乐趣可言?读书之乐与懒于思考、害怕思考的人无缘。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去探索问题,你才能像高尔基那样,体会到“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从而使“苦读”变为“乐读”。1、文中有“悬梁刺股”的故事,请列举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中其他的宏扬刻苦学习精神的成语答:2、文中所讲的“读书乐、乐读书”是指的是在学习中不用再提倡刻苦的精神了吗?

6、你是如何理解的?答:维度C 探究应用比较作文 再谈“不求甚解”与“追本穷源”要求:(1)文体为议论文(2)破题析题:什么是“不求甚解”和追本穷源”。根据不同的写作需要与中心要求,来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论述(3)注意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4)要在文章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破有立维度A 基础知识一、基础字词(一)重点字识记chu;xi;zh(二)重点词语掌握迂腐的读书人;诘问,为难;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不通畅;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阐述论证;重要的诀窍;(三)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并说明句子的意思1、使心情愉快;(给言辞)增添光彩;增

7、长才干,才能;读书够得上使人心情愉快,令言 辞添彩,使人增长才干。2、懒,懈怠;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做作,不真实;读书花费太多的时间,人在其中是容易懈怠走神的,而说话过于堆砌词采就会显得说话人太过于做作,不真实了。3、这里是衡量、检验的意思;书上所列的东西,如果不用经验去检验它,它就会不适应于自己。4、看不起;羡慕;狡猾的人看不起读书,愚蠢的人羡慕读书,只有聪明智慧的人通过读书来达到一定的目的,然而书并不是通过发挥什么作用来使人读它来吸引人的。二、文体知识(一)英;哲学;作;随笔;新工具(二)燕山夜话;马南邨;邓拓;作家三、课文掌握1、例证法;引证法2、强调今天学习“应该抱虚心的态度。” 3、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 4、宋儒陆象山的语录,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维度B 能力提高1、凿壁偷光、聚萤映雪2、作者讲乐读书,指的是要在读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不能以读书为苦,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这与是否具有刻苦精神无关,乐读书同样需要对学习的刻苦精神来支持来进行,如果没有刻苦精神,压根就不读书,一样也谈不上得到读书的乐趣。刻苦是任何一项事业想要取得成功都必备的条件,是精神手杖。维度C 探究应用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