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26210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名词解释1 社会交换理论【答案】社会交换理论是霍曼斯等人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代表人物是霍曼斯、阿当斯和沃尔斯。其主要思想来源是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学。其理论要点包括:客观上存在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和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并避免痛苦的倾向。人的社会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分配公平原则。阿当斯、沃

2、尔斯特等进而将其发展为公平理论。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在双方交往中,人们会权衡自己的收支与对方的收支,采取各种行为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二、简答题2 简述挫折侵犯假设。【答案】(1)基本观点挫折侵犯假设认为:挫折是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挫折主要是前者。挫折侵犯假设最初由多拉德(J.Dollard ,1939)等人提出。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人类在遇到挫折时具有做出攻击反应的天赋倾向,个体遭遇挫折后,其目标不能实现,动

3、机得不到满足,必将引起个体对挫折源的外显的或内隐的攻击,而且认为攻击总是由挫折引起的。伯科威茨进一步修正,修正后,认为挫折可导致侵犯,但也可导致其他行为后果,攻击或侵犯只是挫折引起的一种主要反应。该假设对挫折与攻击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a. 欲发动攻击的意识和强度与受挫的程度成正比;b. 抑制攻击性活动的作用与预期攻击活动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成正比;c. 一般而言,若挫折的强度是常数,则对某一攻击活动预料的惩罚越重,就越难产生攻击活动;若预料的受到惩罚的程度是常数,则挫折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引发攻击性行为。(2)应用该理论假设提出后,被犯罪心理学用于解释犯罪的原因。该理论认为许多犯罪行为是由于犯罪

4、人遭受某种挫折后产生的攻击行为,而且认为经济、职业和教育方面的地位低下,智力低下,青春期容貌和身材的缺陷,私生子,离婚等这些情况容易使人产生挫折感。 3 印象形成中的三种信息整合法则是什么?【答案】个体只有接收到大量有关他人的信息刺激之后,再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形成一种印象。整合信息的三种法则分别为:(1)平均法则平均法则(average principle )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将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例如现在有两个人,如果让某人在一个从-5到+5的量尺上对他们的品质进行评价,甲机智、学识渊博、沉着、自信,给他的打分分别是+4、+4、+

5、2、+3。乙除具有上述品质外还有坦率、不讲究衣着两个特点,对他的打分分别是+4、+4、+2、+3、+3、-2。那么,根据平均法则,甲的得分是(4+4+2+3)4=3.25,乙的得分是甲的得分比乙的得分多,因而此人对甲的印象更好些。(2)叠加法则叠加法则(additiveprinciple )认为人在形成印象时倾向于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根据这一原则,上述甲、乙两个人的总分分别为13分和14分,乙的总分更多,因而对乙的印象更好。可见,平均法则和叠加法则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平均法则更正确。(3)加权平均法则信息的加权平均(weightedaveraging )是指人们

6、倾向于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即人们根据平均法则去形成印象,但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例如,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时尚”。 4 试分析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答案】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三种成分。(1)自我概念的功能伯恩斯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以及决定人们的期望。保持内在一致性。个人对自己的理解是其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

7、。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经验对于个人具有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获得相同经验的人们对于经验的解释可能很不同。人们倾向于按照与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决定人们的期望。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我概念。由于自我概念引发与其性质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期望实现的方式行为,因而自我概念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2)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了解并利用自我

8、概念的功能,促进受教育者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对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利用自我概念功能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班级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教师应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组织积极有效的班级互动,引导学生把优势表现出来,获得自信,强化积极的自评。同时积极有效的学生互动有助于使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更客观、全面,从而提高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这会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实践证明,个体在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能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因此,在组织他们广泛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

9、教师要教育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出恰当的目标,保证自己经过努力能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大的目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潜能。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人是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参加的实践活动越丰富、深入,人对自己的认识就越全面、深刻,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学校应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中,可缩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差距。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积极归因训练”有两层含义:一是“努力归因”,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这样会提

10、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或成绩不佳时,学生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形成较低的自我概念。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帮助学生分析“努力”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方法、教师等,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恰当的自我概念。这种在“努力归因”时联系现实、在“现实归因”时强调努力的思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归因方法,是使学生形成恰当自我概念的有效途径。 5 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学习的必要性。【答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

11、,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1)了解理论的意义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一、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