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26188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普仪、奥氏仪、PH的操作规程与原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汉普仪的操作方法使用前,将吸收剂和铜丝从吸收器中的下口放入,用胶塞封严,用胶管将吸收器的上端一支毛细管与量气管连接。扭转活塞,使量气管和大气相通,将水准瓶向上举起,使量气管中的空气排出,关闭活塞,将量气管和球胆相连,放下水准瓶,扭转活塞,使量气管和大气相通,将封液再抽回水准瓶,至零刻度线,再扭转活塞,使量气管和吸收瓶相连,水准瓶向上举起,使被测气体由量气管进入吸收瓶内,在水准瓶的升降作用下,进行多次吸收后,降低水准瓶使吸收瓶中的剩余气体全部进入量器管后读数,然后重复一次,直至前后两次读数平行时,则认为已吸收完全,此读数即为氧气的浓度(体积百分比)。(亦可直接摇晃汉普仪达1分钟以

2、上后读数,至两次读数平行时即可)奥氏仪操作规程1. 原理:根据被测气体成分之化学特性,分别采用不同的气体吸收剂,或加入部分空气,使其爆炸或燃烧,根据吸收和燃烧后体积变化,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2. 仪器:奥氏1904型六管气体分析仪。3. 试剂30%氢氧化钠溶液(2号瓶)33%氢氧化钾溶液(3号瓶)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4号瓶)氨性氯化亚铜溶液(5号瓶)10%硫酸溶液(6号瓶)0.1%甲基橙指示剂;液体石蜡。4. 测定步骤: 用样气对仪器进行置换三次,准确取样气100ml; 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2号和3号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余气读数为D1; 余气送入氧吸收瓶(4号瓶),吸收至读数不变,

3、记下余气读数为D2; 准确留取余气25ml,加入75ml空气,送入爆炸瓶(1号瓶)爆炸,记下余气读数为D3; 余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2号和3号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余气读数为D4(二元法测定步骤结束)。 如果测定一氧化碳用吸收法,则将中余气送入一氧化碳吸收瓶(5号和6号瓶),先用一氧化碳吸收瓶吸收(5号瓶),至读数不变,再用10%硫酸溶液吸收瓶(6号瓶)吸收氨性气体至读数不变,记下余气读数为D5; 准确留取余气25ml,加入75ml空气,送入爆炸瓶(1号瓶)爆炸,记下余气读数为D7; 余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2号和3号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下余气读数为D8; 三元法应从测定步骤,二元法

4、则从测定步骤中爆炸。5. 计算: 氢、一氧化碳和甲烷三元同时爆炸计算:CO2%=()%O2%=%CO%= %H2%=%N2%=100- CO2- O2 -CO -H2 一氧化碳吸收,氢与甲烷二元爆炸法计CO2%=(100-D1)%O2%=(D1-D2) %CO%=D2-D5%H2%=100-D7-2(D7-D8)0.08D53CH4%=(D7-D8) 0.04D5N2%:100 -CO2 -O2 -CO -H2 -CH46. 注意事项: 吸收顺序不能颠倒; 气体引入量气管后,一般需要60秒后再进行体积的测量; 当温度变化1时,气体体积变化1/273,分析误差可增大至0.36 %左右,所以仪器要

5、避免日光照射,量气管要置在水套管中,水套应充满水; 同一套仪器最好只用于分析同样组成的气体,否则需换新的吸收液; 组装仪器时,两个管端用乳胶管互相对接紧,不要产生过多的有害容积,因为这些有害容积中的气体会与试样混合而改变试样组成; 室温应不低于15,以防焦钾吸收效果不好; 爆炸瓶外部应用铜丝网包扎,爆炸时用手指按住考克,以免气体外泄,造成分析误差; 各磨口及旋塞应经常擦洗,并涂润滑脂,以防漏气与粘结; 操作时要严防吸收液冲入梳型管内,否则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 当吸收液吸收效率下降时应及时更换; 爆炸瓶铂金丝久用后沾有油污时,可采用电解法或纯氧燃烧法清除。PH的测定一、原理仪器采用复合电极,以P

6、H或PH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后测定水样的PH值。二、化学试剂1、PH=4.00标准溶液2、PH=6.86标准溶液3、PH=9.18标准溶液三、仪器1、酸度测定仪2、塑料瓶或玻璃杯3、滤纸四、测定步骤1、仪器校正: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以及满刻度校正等步骤。2、PH定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单点定位或两点定位。一般情况下单点即可,选用一种PH值与被测水样相接近的缓冲溶液作为定位液(用PH=9.18的标准缓冲液)。定位前,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和塑料杯3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水滴轻轻吸干(勿用滤纸擦电极,以免带静电,导致读数不稳定)。再用定位缓冲溶液将电极冲洗两次

7、,后将定位缓冲溶液倒入塑料杯或玻璃烧杯中,插入电极,轻轻摇动塑料杯几秒钟。调整仪器的零点、温度补偿以及满刻度校正。最后根据所用定位缓冲溶液的PH值将PH定位。重复定位1-2次,直至稳定为止,定位完毕后,保持“定位”不变。定位溶液可保留下次再用。但如有污染后使用数次后,应当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新鲜缓冲液。3、水样的测定:将塑料杯及电极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被测水样 冲洗2次以上,最后一次冲洗完毕后应用干净的滤纸轻轻将电极底部残留的水滴吸干,在塑料杯或玻璃烧杯内加入约50ml水样,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在按“温度”键,使仪器显示为被测溶液温度值,按“确认”键。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按下读数开关,记下读数。即为水样的PH值。【注释】 每个白班需校正一次, 专业.专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