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24364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唐刘禹锡唯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

2、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 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 可以是教条主义经 验主义的错误 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 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 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

3、阶级性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 为世界统一 实践性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实 践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 抽象与具体 ; 指导与被指导 ; 普遍与特殊。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

4、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多选把握 (一 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 想武器 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一 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不是以人为本 ,具有非

5、理性主义的特 点。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二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 界限 -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 物论 ;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 对,他们相互包含。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现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

6、事物运动尺 度。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 验。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 反馈调节。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动就是以主 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 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 的总和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 个人的存在 ”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 体之间的限定和

7、超越的关系 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 在和社会存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 ; 创造者和被创造者 ; 能动者和被动者 自在世界 (天然自然 ,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 人类世界 (属人世界 ,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 人化自然 ” 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7,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二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 直接产物。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8、。(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 世界的主观映像。 (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5意识发挥的条件: 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 借助一定 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 反对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9、;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是客观 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主要特征:整体性。(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5 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 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 能 ;

10、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 ; 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三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发展的本质:新生旧灭 : 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新 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 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 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专业.专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