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PPT,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2235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琴棋书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琴棋书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琴棋书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琴棋书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琴棋书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琴棋书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琴棋书画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艺术文化,琴棋书画,艺 术,修 养,孔子倡导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便有两项在琴棋书画之中。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琴,古琴,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 。琴也称瑶琴、“七弦琴”,有“绿绮”、“丝桐”的别称。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古琴的音质可以说是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虽含蓄却充满了表现力与感染力。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

2、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 琴 艺 术,古代与现代,清、和、淡、雅,中国古琴在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关于雅琴之风范,琴在文化传统中,外可体现礼乐文化,内可陶淑中和、和乐性情。 “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 中正平和、取律谨严,一室鼓琴、如在庙堂,泱泱大度,正乃儒者雅琴之风范。,电影赤壁周瑜和诸葛亮斗琴,古琴艺术的文化意象 和文化旨趣,A.梧桐品行高洁的象征,成为历代士人自我认同的标志。 以琴比德,借以抒怀咏志 。,B.知音心神相通,武汉古琴台景区 旷世知音雕塑,古琴与古筝的区别,1、形成年代上的区别古琴

3、: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4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2、形制上的区别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

4、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3、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4、曲谱上的区别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

5、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5、流派上的区别古琴:主要按地域分: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中州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武夷派、虞山吴派、管派等。古筝:分为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6、演奏方法上的区别古琴: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

6、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古筝: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棋,棋,代表着智慧、谋略、心计等等,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强,能够运筹帷幄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无穷乐趣。围棋艺术神秘莫测、博大精深。其构造的简单孕育着内涵的复杂,简单的棋盘和棋子却能上演一幕幕激烈争斗和勾心斗角。,围 棋 艺 术,围 棋,围棋,也称“弈棋”、“坐隐”、“手谈”。又叫忘忧,还叫烂柯,木野狐 。

7、围棋的作用就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围棋在黑白之间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与无穷的遐思。,围 棋 简 史,1.传说尧时代,围棋在中国就已诞生。 2.春秋战国时,出现精粹的围棋理论,出现如弈秋那样的“通国之善弈者”。 3.魏晋时期围棋作为文人人格和才能的展现方式之一。 4.唐玄宗棋待诏制度建立,围棋得以广泛普及,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棋手。 5.康乾盛世,一代棋圣范西屏、施定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古 代 弈 棋 图,人与围棋,阮籍狂傲不羁是世人皆知的,可他对围棋却极为痴迷。当年阮籍正在下棋,棋正下到关键之时突然阮籍的家人慌慌张张地赶来了,原来阮籍的母亲病故了,他的对手欲停手不下,可

8、阮籍却坚持要下完才肯罢休 谢安闻淝水大战捷报,不动声色,继续与人对弈;孔融的两个儿子听到父亲被捕的消息时,仍然“弈棋端坐不起”。 红楼梦里十二钗除了吟诗作画就是下棋。,棋 道,东方传统棋道不仅蕴涵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和妙谛,而且贯穿着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和高雅情趣。,围 棋 少 年,故事以明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颇具有围棋天赋的少年江流儿的成长历程。,书,中华文明早期有甲骨文、金文,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刻在竹简上,有篆书、小楷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等各类书写形式。正如先生所言:“中国线条中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书

9、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从图形、符号到创造、定型,由甲骨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书写应用逐渐完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融入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创造,逐渐形成了世界文字中唯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写艺术书法。,甲骨文是最古老汉字,已具备书法三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虽书写错综变化,大小不一,但每字都有均衡、对称、稳定的格局。构形本身孕育美的因素,为书法奠定艺术造型基础。,甲骨文摹本,汉字书写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那个时期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但留下名字的书法家很少。,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

10、上承秦代小篆,下迄魏晋楷书,是草书的直接源头。后世治印者,都宗汉印;学书者,多从汉隶起。,熹平石经(东汉蔡邕),楷书和草书到魏晋时期已成熟。到了两晋时,真、行、草三体具备。中国书法从此名家辈出,高潮迭起。,柳公权(唐)玄秘塔碑,东晋时书法进入空前繁荣时代,锺繇、王羲之是这个时期卓越代表,世称锺王。王羲之是当之无愧的书圣。他的行书号称天下第一。,王羲之(东晋),唐朝书法不仅各种书体具备,而且法度谨严。特别是楷书,唐代才进入成熟期。初唐有虞、欧、褚、薛四家,都是楷书代表人物。,欧阳询化度寺碑,颜真卿代表作颜勤礼碑。 笔势开张,深厚刚健,方正庄严,雍容大度。,宋、明、清书法家,宋:苏轼、黄庭坚、米沛

11、、蔡襄和徽宗 赵佶。明:徐渭 和晚明四大家(董其昌等)清:书法中兴,嘉庆后书法家辈出,如郑板桥、吴昌硕、康有为等。,画,国画按照风格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按照景物不同又分为山水、人物、花鸟等等,不同的画家各擅其长。,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中局部),敦煌壁画 反弹琵琶,汉 墓 壁 画,关于画:,国画按照风格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按照景物不同又分为山水、人物、花鸟等等,不同的画家各擅其长。,画 家,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人物的神韵、风姿表现得惟妙惟肖;宗炳开六朝山水画之先河。中唐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技巧,丰富了线条的美感因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王维则“诗中有画”。宋徽宗赵佶的工笔花鸟很少

12、有人能及。郑板桥画竹为世人赞叹。朱耷的写意花鸟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近代大画家齐白石的虾和徐悲鸿的马十分形象生动,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吴道子(唐)送子天王图,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技巧,丰富了线条的美感因素。,“明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元代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文征明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画,清“四王”:,是指明末清初活动于江南地区,以摹古见长的四位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王”的山水画创作思想代表当时清宫廷画派。,王时敏,夏山飞瀑图,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在艺术观上重视个性表现,提倡风格独创。以梅、兰、竹、菊等为主要描写对象,除了表现出一般的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运用象征、比拟、隐喻等手法,并通过题写诗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思想表现形式。,郑板桥,郑板桥是清代名士中最有个性的一位,列于“扬州八怪”之首。他的怪,从一幅“墨竹图”和“难得糊涂”的书法即可看出。 他的绘画清朗峭拔,苍劲潇洒,虚实得当,有气冲霄汉之感。,晚清;山水画发生明显变化。 有吴昌硕、高剑父、陈师、张大千等。,张大千泼墨山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