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1865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教科)课件: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机械能 第1课时功功率动能定理 基础回顾 核心探究 演练提升 基础回顾自主梳理 融会贯通 知识梳理 一 功1 做功的两个要素 1 物体受到 2 物体在上发生了位移 2 做功的实质 就是的过程 力的作用 能量变化 力的方向 3 公式 W 如图所示 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了一段距离x 则恒力F做的功W 1 是力与之间的夹角 x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 该公式只适用于 Fxcos Fxcos 位移方向 恒力做功 4 功的正负物体沿固定的粗糙斜面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重力G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 重力对物体做 摩擦力f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 摩擦力对物体做 支持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 支持

2、力对物体 1 当0 0 力对物体做 锐角 正功 180 负功 90 不做功 正功 2 当 时 W 0 力对物体做 或者说物体这个力做功 负功 克服 二 功率1 物理意义 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 2 公式 1 P P为时间t内的 快慢 平均功率 2 P 若v为平均速度 则P为 若v为瞬时速度 则P为 3 额定功率 机器长时间允许的功率 4 实际功率 机器时的功率 要求不能大于功率 Fvcos 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 正常工作 实际工作 额定 三 动能与动能定理1 动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运动 2 动能表达式 Ek mv2 3 动能定理 1 内容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动能的变化 Ek2 Ek1 3

3、物理意义 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 适用条件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 也适用于运动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 也适用于做功 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 既可以同时作用 也可以作用 合外力 曲线 变力 分阶段 自主检测 1 思考判断 1 只要物体受力且发生位移 则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2 如果一个力阻碍了物体的运动 则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3 发动机功率一定时 机车的牵引力与运行速度的大小成反比 4 物体的动能不变 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5 人在上楼梯的过程中 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6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答案 1 2 3 4 5 6 2 多选 如图所示 小球m用一条不可伸

4、长的轻质细线拴住后悬于O点 小球置于一个斜面不光滑的斜劈M上 用水平力F向左推动斜劈M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由位置甲匀速向左移动到位置乙 在此过程中 正确的说法是 A M m间的摩擦力对m不做功B M m间的摩擦力对m做负功C F对M所做的功与m对M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D M m间的弹力对m做正功 CD 解析 小球在向左摆动过程中 M对m的摩擦力方向与小球m的位移方向间夹角小于90 故摩擦力对m做正功 选项A B均错误 因M匀速向左运动 地面对M的支持力和M的重力不做功 一定有F对M所做的功与m对M所做的功其总功为零 选项C正确 M对m的弹力方向与m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 故对m做正功 选项D正确 3

5、 2017 山东青岛一模 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 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 如图所示 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木块的加速度不变B 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C 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D 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但合外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零 D 解析 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 木块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方向不断变化 加速度不断变化 选项A错误 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 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合外力不为零 合外力对木块做功为零 选项B错误 D正确 在下滑过程中 重力做正功 摩擦力做负功 选项C错误 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用一水平拉力F使物体

6、从静止开始移动x 平均功率为P 如果将水平拉力增加为4F 使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x 平均功率为 A 2PB 4PC 6PD 8P D 核心探究分类探究 各个击破 考点一功的分析与计算 1 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 变力做功的求解 3 合外力做的功法一 先求合外力F合 再用W合 F合lcos 求功 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 法二 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 W2 W3 再应用W合 W1 W2 W3 求合外力做的功 典例1 2018 辽宁大连质检 人在A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 50kg的物体 如图所示 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当人匀速提起物体由A点沿水平方向运动L 2m而到达B点时 绳与水

7、平方向成30 角 则人对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取g 10m s2 核心点拨 1 人对绳的拉力是变力 无法用功的定义式求解 2 根据人对绳做的功与绳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将变力做功转换为恒力做功 3 解决物体上升高度的方法是利用绳长的变化 答案 730J 方法技巧化变力为恒力求变力做功有些变力做功问题通过转换研究对象 可转化为恒力做功 滑轮问题中 常利用绳长的变化来求物体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求出绳对物体做的功 进而求出变力做的功 多维训练 1 变力做功 一物体所受的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求在这一过程中 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 A 3JB 6JC 7JD 8J B 2 恒力做功 2018 黑龙江哈尔

8、滨模拟 如图所示 建筑工人通过滑轮装置将一质量是100kg的料车沿 30 角的斜面由底端匀速地拉到顶端 斜面长L是4m 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各处的摩擦力 g取10N kg 求这一过程中 1 人拉绳子的力做的功 答案 1 2000J 解析 2 重力做功W2 mgh mgLsin 2000J 3 由于料车在斜面上匀速运动 则料车所受的合力为0 故W合 0 答案 2 2000J 3 0 2 料车的重力做的功 3 料车受到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考点二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2 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 利用公式P Fvcos 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2 利用公式P FvF 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

9、分速度 3 利用公式P Fvv 其中Fv为物体受的外力F在速度v方向上的分力 3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1 两种方式的比较 典例2 2018 江苏徐州模拟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汽车的质量为5 103kg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 阻力是车重的0 1倍 g取10m s2 试求 1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 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当汽车的加速度为2m s2时速度是多大 答案 1 12m s4m s 2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 保持以0 5m 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答案 2 16s 多维训练 1 机车启动问题 多选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

10、 受到的阻力恒为f 当速度为v时 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 则此时汽车的 AD 2 导学号58826098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017 昆明二模 如图 甲 所示 滑轮质量 摩擦均不计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乙 所示 g取10m s2 求 1 4s末力F的瞬时功率 2 4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 答案 1 42W 2 21W 考点三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 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 2 注意事项 1 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 或者是可以看做单一物体的物体系统 2 动能定理是求解物体的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 当题目中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

11、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处理曲线运动中的速率问题时也要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3 应用动能定理时 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 负 当一个力做负功时 可设物体克服该力做功为W 将该力做功表达为 W 也可以直接用字母W表示该力做功 使其字母本身含有负号 典例3 如图所示 一辆汽车通过一根绳PQ跨过定滑轮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 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 Q端拴在物体上 设绳的总长不变 绳的质量 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 开始时 车在A处 滑轮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 左侧绳长为H 提升时车水平向左加速运动 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 设A到B的距离也为H 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0 求车

12、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 绳对物体所做的功 反思总结解决涉及滑轮的绳连物体类问题的方法 1 将绳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看做整体研究 其中绳上的拉力对系统做功为零 2 位移的获得 利用绳长的变化解决某一物体的位移 3 速度的分解 绳两端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定相等 有时要进行速度的分解 多维训练 1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多选 如图所示 电梯质量为M 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 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当电梯的速度由v1增加到v2时 上升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BCD 2 求变力做功 2015 海南卷 如图 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 轨道两

13、端等高 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 滑到最低点Q时 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C 考点四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1 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时 要根据题目所求解的问题选取合适的过程 可以分几个过程 也可以对整体过程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列式时忽略了中间复杂过程 但不能忽略对每个过程的分析 2 当涉及重力 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 要注意它们的做功特点 1 重力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 末位置 与路径无关 2 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典例4 2018 河北唐山模拟 小孩玩冰壶游戏 如图

14、所示 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 视为质点 沿直线OB用水平恒力推到A点放手 此后冰壶沿直线滑行 最后停在B点 已知冰面与冰壶的动摩擦因数为 冰壶质量为m OA x AB L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 冰壶在A点的速率vA 2 冰壶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受到小孩施加的水平推力F 误区警示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的注意点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 既可分段考虑 也可整个过程考虑 但求功时 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 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 1 直线与圆周运动组合的多过程问题 2016 天津卷 10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 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如图所示 质量m 6

15、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 6m s2匀加速滑下 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 24m s A与B的竖直高度差H 48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 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 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 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 5m 运动员在B 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530J 取g 10m s2 多维训练 1 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的大小 答案 1 144N 2 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 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 2 12 5m 2 导学号58826099 涉及弹簧的物体运动

16、多过程问题 2018 广东汕头质检 在赛车场上 为了安全起见 车道外围都固定上废旧轮胎作为围栏 当车碰撞围栏时起缓冲器作用 为了检验废旧轮胎的缓冲效果 在一次模拟实验中用弹簧来代替废旧轮胎 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侧固定于墙上 处于自然状态 开始赛车在A处处于静止 距弹簧自由端的距离为L1 1m 当赛车启动时 产生水平向左的牵引力恒为F 24N 使赛车向左做匀加速前进 当赛车接触弹簧的瞬间立即关闭发动机撤去F 赛车继续压缩弹簧 最后被弹回到B处停下 已知赛车的质量为m 2kg A B之间的距离为L2 3m 赛车被弹回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 4m s 水平向右 取g 10m s2 求 1 赛车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弹簧被压缩的最大距离 答案 1 0 2 2 0 5m 答案 3 18J 3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演练提升真题体验 强化提升 1 发动机的功率 2015 海南卷 3 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 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A 4倍B 2倍C 倍D 倍 D 高考模拟 2 动能定理的应用 2016 全国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