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21204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_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2012考研政治大纲必背内容: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点 1两极格局解体(1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 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 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 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基于美国原则的国 际贸易体制,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 通过一系列步骤形成了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格局。 2世纪

2、70年代后 , 世界经济发生重大转折 , 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衰落 , 欧 共体和日本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 美日欧三足鼎立;这一时期 , 苏联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增强 , 新 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 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 一市场和亚太经济贸易区以及其他经济集团加快发展 , 世界经济多极化加速发展。(2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 的一种结构、 态势。 “ 雅尔塔体制 ”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 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少数大国、

3、 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实 力划分势力范围 , 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 为美苏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二战打破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 , 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 并试图独霸世界。 为了 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 美国采取了遏制苏联 , 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 北约 ” 和 “ 华约 ” 两大 军事集团的出现 , 形成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 , 世界政治正式形成两极 格局。 20世纪 60年代 ,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 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 部矛盾的加剧 , 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两国争霸在不同时期 互有

4、攻守,具有不同的特点。(3 两极格局终结: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和苏联解体导致 雅尔塔体制在欧洲崩溃 ,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两极格局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 互作用的结果 ,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 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 ,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 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当前 ,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其特点: 旧格局的终结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新格局形成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 , 需要一个较长 时间;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考点 2世界多极化(2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5、在: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 但力不从心,美国霸权 主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 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 多极化的发展; 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 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 随心 所欲地控制世界; 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3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求世界霸权的图谋 , 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既引起了世界 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 , 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国际政治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 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6、, 冷战思维的存在、南北差距的扩大 , 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 , 都将 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 配的过程 , 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 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考点 3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在世 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2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流动 , 各国之间优势互 补 ,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有利于获得更多资金和投资 , 加快经济发展和 结构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 , 开拓国

7、际市场 , 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更快地得到先 进技术、管理经验 , 发挥后发优势 , 实现技术跨域。(3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加剧了各国各地区的不平衡性 , 使南北发展差距、贫富差 距进一步扩大; 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发达国家 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 , 问题就更严重。(4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 既是机遇 , 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 趋势 , 又要趋利避害。(5 当今世界需要的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的共赢、共存 , 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 性 , 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 , 所以 , 经济全球化只能在

8、曲折中发展。考点 4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尽管区域经济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 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 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 因而从 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考点 5综合国力竞争(1 综合国力是一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 , 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国 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对国际的影响力。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 , 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3 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时代呈现出以下特点: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 于优势地位;信息将代

9、替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联合争强 集团取胜的 “ 航母式 ” 模式, 将是未来竞争的主要手段;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刻地表现为一场 世界范围的 “ 创新战 ” ;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的竞争, 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还存在 着少数发达国家以 “ 新干涉主义 ” 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涉的危险。考点 6大国关系(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大国关系发生深刻调整:既相互竞争 , 又相互借重; 纷纷建 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在大国关系的调整中 , 中国的战略思维得到了充分体现。(2 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 , 表明世界政治 格局

10、的深刻变化 , 既是世界多极化的一种表现 , 又推动着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仍在调整 中 , 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 , 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还没有退出舞台 , 这说明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考点 7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1 传统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国家的军事安全。 非传统安全是与传统安全相对而言 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当今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 广泛关注。这是因为:第一,冷战结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经济全球化、 区 域经济集团化所导致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 第三,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过度崇尚经 济主义。

11、(2 非传统安全的特点:第一,安全内涵和主体多元化。第二,爆发式复杂。第三,影响 范围广泛。第四,治理难度增大。第五,国际合作尤显必要。第六,应对心态更需开放。 第 七, 国际组织的作用突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凸显使经济因素和文化因 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力上升。考点 8地区热点问题(1 当今世界虽然总体和平, 但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此起彼伏。 世界主要力量对全球地缘战 略要点和能源的争夺, 加之民族、 宗教和领土等因素, 使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不时出现 就国际社会总体情势而言,要和平 , 求合作 , 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 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 与稳定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因为

12、: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的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 的争夺现已不存在了 , 维护和平 , 促进合作 , 谋求发展 , 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经济全球 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 , 也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冷战后 大国关系调整 , 各大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2 世界仍不安宁 , 不确定因素增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 , 违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 宗教纷争及外部势力的干涉。考点 9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1 冷战后 , 联合国的作用:在维和方面 , 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 , 做 出了有益贡献;

13、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 , 成为国际协调中心;在调整 大国关系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方面 , 也有积极作用。(2 联合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多极化与单极倾向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一直在全球和联合国 内进行着;与多极化并存的分散化趋势的出现。考点 10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1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历史上有着相同的遭遇;在二战后均获得了政治独立 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都十分珍惜本国得来不易的独立; 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 独特作用。(2 1955年万隆会议 , 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第一个里程碑; 20世纪 60年代 , 不结盟运动 兴起 , 是第三世界形成发展的里程碑; 1964

14、年成立 77国集团 , 是第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又一 里程碑。(3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改变了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 促进了世 界多极化的发展;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 , 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 化; 是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解决生态平衡、 环境、 能源等全球性问题也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 合作。考点 11南北关系(1 南北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 其实质在于打破和消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 国家的控制和剥削。 南北关系既充满对立和斗争 , 又存在依存与合作 , 它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

15、 展的。(2 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南北经济问题依然存在 , 又出现了 “ 数字化鸿沟 ”, 贫富 差距继续扩大;南北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 发达国家推行 “ 新干涉主义 ”, 引起发展中国家动 荡;近年来 , 北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 , 开始重视南北对话与合作。(3 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 , 差距日益扩大。西方发达 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 主要表现: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 “ 民主 ” 等 , 结果引起社会动乱与冲突。经济上 , 肆无忌惮地转嫁经济危机 , 实行损人利己的 贸易政策 , 造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 债务加重 , 发展资金倒

16、流 , 经济陷入更大困难。世界 因此也变得更不安宁。(4 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最主要的是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考点 12南南合作(1 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 1955年的亚非万隆会议是南南合作的先 声 ,1973年的石油斗争和 1982年的海洋斗争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 不结盟运动和 77国集团是 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国际组织。 20世纪 90年代 , 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 主要有:第一 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第二 , 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 , 不结盟运动 和 77国集团调整了战略 , 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2 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区域性的经济合作 , 如加勒比共同市场等;贸易合作 ,7国集团在成立发展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