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教育 毛南族简介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7MB
约18页
文档ID:1202113
环境教育 毛南族简介_第1页
1/18

毛南族介绍小组成员:陈圣杰,张子凡,王近月,张枷榕,明伦龙潭瀑布,环江概况,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首府南宁331公里,距桂林340公里,距金城江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方便     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全县人口40多万,有毛南、壮、瑶、苗、仫佬等少数民族31.3万人,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6.2%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河池两市,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东西最大横距8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公里 二、地形地貌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略呈高海拔为1693米,最低海拔为149米 三、山系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地是九万山系的一部分,最高山峰为凤凰山,海拔1693米;北部山地以打格斋为主峰(海拔1460米),向南伸延成为大小环江河的分水岭;西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是金坳山(海拔1061.4),自西北向南延伸;西部和南部以岩溶山地为主,间有土山、半土半石山,奇峰高耸,嶙峋陡峭,最高峰为木论乡的小洞坡,海拔740.0米;中部偏南的山地以八仙山最高,海拔731.9米。

四、气候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五、水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四条:大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流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流过,汇入龙江四条河流,除打狗河水量小,落差大,经济价值小外,大小环江河和中洲河水量较大,均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六、土壤状况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自然土壤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五个土壤亚类成土母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砂岩、页岩次,黄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800米低山丘陵和高丘陵区,红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微酸性,土层深厚,自然肥力强,石灰土微酸性,土层较薄,有机含量高 七、动植物资源 环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区,森林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全县林区有维管束植物915种,乔木树种有54个科,162属,536种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椎木、樟木、香椿、菜豆树、荷木、水青岗、青岗栎、栲树、大叶栎、楠木、枫香、槭树灌木及草本植被常见的有桃金娘、黄荆条、白背桐、盐扶木、岗松、野茅草、纤毛鸭嘴草、蕨类等。

除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外,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共260种物产资源,环江物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县已探明的矿种有煤、铁、滑石等二十余种,尤以铅锌藏量及煤的质量最为突出,主要工业产品有铅精矿、锌精矿、锌焙砂、双灰粉等,环江得天独厚的自然重要条件孕育着许多珍贵的农副土特产品,著名的环江香猪、菜牛、九万大山冬笋、香菇、木耳、香糯、香粳、康宁窖酒等,倍受顾客青睐,白丝厂、白糖、凉席等产品远销区内外名优特产,环江香粳是我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我县东北部五个乡镇,其米质优质,营养丰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称图为刚收获的环江香粳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环江菜牛产于环江毛南山乡,历史悠久,其肌肉和脂肪之间呈大理石状,有“三隔肉”之称,自古驰名中外环江香牛产于我县五香基地,以一岁以下小牛宰不剥皮,用土法烧制的畜产品,其皮脆肉嫩香甜,美味可口环江香猪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特定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特点:两月龄断乳猪即可制作烤、腊乳猪或白切食用,皮薄骨细,肉质细嫩,不滑不腻,味道芳香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宜北香牛肉干,宜北香猪肉干,菜牛肉干,清水竹笋,清水野生蕨菜,风土人情,驯乐苗族女性发型毛南族分龙节 毛南族猴鼓舞毛南族木面舞苗寨芦笙舞 驯乐苗族婚嫁"四阶段",驯乐苗族女性发型 鲜为人知的驯乐苗寨女性发型,与当今众多的女性新潮发型相比,显得特别古朴自然,与人体相称,又浪漫洒脱,别具一方情韵。

驯乐苗族女性发型大体分为三种格局:一是少女发型女童从8岁始学梳理头发,8至17岁属少女年龄段均剪齐耳头发,再用一条花色头巾缠绕数圈,然后从头巾边沿隔一束抽出一束手指头粗的发辫来,发梢仍扎在头巾内,发身自然弯曲,看上去形似一片菊花花瓣绕于花托上,使整个发型如同一朵含苞初放的菊花,显得天真纯洁、活泼可爱且在额头上方再核一绺齐眉的刘海,微风吹拂,刘海飘逸,自有一种迷人的动态美少女们还常常在额前上方扎一根白色的鸟羽,这是苗族少女成熟待嫁的标志二是姑娘发型18岁以上的姑娘梳理头发时常把长到腮边的发辫核向一边,把发梢向折叠然后缠上花头巾,并扎上一根美丽的鸟羽,让头发自然地飘落垂于头部一侧,遮住三分之一的面容当山风吹来,那遮面柔发有如平静的水面泛起一层微波,娟秀潇洒,带有一种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妩媚动人之美感,充满了青春活力这是苗族姑娘生理成熟的内涵展现如是被那个水伙子看中了,就拔下那根鸟羽走开,姑娘即尾随而去,经过谈情说爱,相互了解,姑娘便那根鸟羽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小伙子,就算是情投意合了若谈不成,小伙子仍把羽毛扎在姑娘头上,让她另去找意中人如果是已经有了意中人或已定婚或初婚未生育的姑娘则不再在头上扎羽毛了,以示区别。

对头上不扎鸟羽的苗族大姑娘,水伙子只能说笑,不能言爱三是妈妈发型,把长发高高地盘在头上,缠成各种美丽的云朵状,然后用丝线扎紧,横竖穿插银钗,让人感到富丽典雅,朴实韵致返回,毛南族分龙节 龙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     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返回,毛南族猴鼓舞,返回,毛南族木面舞 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返回,苗寨芦笙舞 芦笙舞规模可大可小,小到三五人,一般二十余人,场地宽的里三层外三层多到六十七人。

每个村屯的芦笙队都有大芦笙一对,小芦笙5至20只不等,参加跳舞的男女人数不限开始时,由两个青年各扛一只硕大的芦笙到场地中央相对靠近,置笙触地随着“嗡嗡”一声号响,场上场下所有的芦笙一齐吹奏返回,驯乐苗族婚嫁"四阶段" 驯乐苗族婚嫁大体分为相、恋、试、结四个阶段苗族群众勤劳善良,家居山地,平时由于忙于生计,很少出门,男女青年相识相爱一般都在芦笙舞会上该乡苗族主要有韦、梁、龙、石、王五大姓氏各个姓氏都有传统习俗,如韦家看重大年除夕之夜,梁家看重“元宵节”,龙家看重农历四月初八,王家看重中秋节等不论到哪个节日,他们都由几个年岁较大的老人带头组织举办一次隆重的芦笙舞会,是谁家看重的节日就由谁家当东道主是日,“东道主”便邀请方园数十里的同族人到自己的村寨来欢度芦笙舞会在舞会上,年青人便一边尽情欢舞,一边暗中观察搜寻意中人小伙子一旦选准了目标,便载歌载舞主动靠近对方对方如有意则眉目传情,心照不宣,翩翩起舞,这便是相中了 对舞片刻,男方抓住时机且舞且退,女方心领神会,舞步相随,双双退出狂欢的芦笙圈,来到村头村尾的大树下,竹林边对唱山歌,以歌探情,询问、了解对方情况,当歌到情投意合时,双方便互赠信物     天亮时,女方便随男方前往其家,并在男方家居住数日,让双方进一步相互了解对方的为人,性格、学识、技能等。

但他们吃住却不同室,因为双方都非常恪守祖训,抑制爱欲经过数天的相处观察,倘若志同道合,男从女愿,男方便护送女方回家出门时,男方要给女方打开一把雨伞走在前面,男方佩带一把利剑在后因为苗民住在山区,山林野径间常有毒蛇猛兽出没,剑与伞是苗民战胜恶魔的武器到女方家,其父母兄弟即宰鸡杀鸭招待     经过“试”的阶段,双方都满意了,则由男方选择良辰吉日迎新娘迎亲时,男方家从族内挑选现两男三女共五个青壮年组成迎亲队,挑着一副奇特的担子前往女家担子两头挂着用一根麻绳系着颈脖的鸡鸭各一只,且是同一根麻绳并牢牢系上死结第二天女家便把香糯糍粑和鸡鸭各一只系上死结装成一担,再从族人中挑选几个能言善语的姑娘和小伙子陪送新娘到男家,相爱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自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以来,苗家婚俗又增加了新内容,即先到乡政府领取结婚证和准生证,然后举行婚礼,把传统的婚嫁美德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使之更加文明进步返回,That’s all right!,火把节,Thank you!,。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