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211070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完整(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条 文 说 明目 次1 总则32 术语、符号62.1 术语63 标准化外窗系统73.1 一般规定73.2 标准化外窗73.3 标准化附框104 设计应用115 施工与安装115.1 洞口要求115.2 安装施工126 工程验收136.1 一般规定131 总则1.0.1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对建筑外窗产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建筑门窗生产模式和安装方式极大限制了建筑外窗的发展,普遍存在型材、五金件、密封件、配套件等随意组合,质量难以控制;门窗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安装水平不一,从而造成建筑外窗性能和工程质量不稳定,普遍使用的传统安装工艺

2、影响着建筑外窗性能和工业化生产;同时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非标设计,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门窗产品生产效率起到负面影响。建筑外窗的标准化、系统化是建筑外窗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推进标准化、系统化设计,实现建筑外窗产品生产和施工安装标准化,达到建筑外窗商品化的目的,提高建筑外窗工程质量。1.0.2 因为居住建筑外窗相对公共建筑规格比较单一,易于统一和付诸实施,因此,本规程主要以居住建筑外窗为适用对象,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采暖区域建筑外窗可参照执行。1.0.3 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标准:铝合金门窗GB/T 8478铝合金建筑型材GB 5237.16建筑用塑料窗GB/T 28887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

3、-U)型材GB/T 8814木铝复合门窗JC/T 2080实木门窗JC/T 2081钢塑共挤门窗JG/T 207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JG/T 2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JG/T 186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JC/T 94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平板玻璃GB 11614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 15763.3中空玻璃GB/T 11944镀膜玻璃 低辐射镀膜玻璃GB/T 18915.2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 237建筑用遮阳金属百叶帘JG/T 251建筑用遮阳天篷帘JG/T 252建筑用曲臂

4、遮阳篷JG/T 253建筑用遮阳软卷帘JG/T 254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JG/T 255卷帘门窗JG/T 302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T 485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GB/T 24498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JC 486建筑门窗密封毛条JC/T 635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JG/T 174聚氯乙烯(PVC)门窗增强型钢JG/T 131聚氯乙烯(PVC)门窗固定片JG/T 132窗纱型式尺寸QB/T 3882窗纱技术条件QB/T 38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夏热冬冷地

5、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 10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程DGJ32/J 07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DGJ32/J 62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71建筑外遮阳工程技术规程DGJ32/J 123建筑外遮阳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GJ32/ TJ 88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检测方法GB/T 30592-2014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建筑

6、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5建筑外窗现场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JG/T 211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标准化窗主要特征有:材料、尺寸、构造、性能包括生产工艺等实行标准化,是一种能够实现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新技术产品。2.1.2 标准化附框主要特征是规格尺寸标准化,材料具有安全可靠和节能性能,建筑外窗可装卸功能,并有与建筑同寿命等优点。2.1.3 标准化外窗系统包括了标准化窗和标准化附框两大要素,是完成安装可以投入使用的建筑外窗。标准化外窗系统应具有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

7、、耐用、操作方便、无渗漏、易于更换等优点。2.1.5 外遮阳一体化窗不同于叠加式的集成窗。外遮阳一体化窗无论是外遮阳部分,还是外窗体都要从设计、用材(型材)、制造、安装、及后续的保养维修等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外遮阳部分成为一体化窗的一个构件,而不是简单贴加在外窗框上的简单组合或“集成”;应由铝合金卷帘、百叶帘、织物卷帘等与外窗主要受力构件设计、组合成一体,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简化产品组装、保障装配精度、更便于安装,确保抗风压及各项技术指标要求。3 标准化外窗系统3.1 一般规定3.1.1 居住建筑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性,其物理性能和热工性能要求各不相同,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物理性能和热工

8、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标准化外窗系统。本规程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标准化外窗(包括外遮阳一体化窗)的物理性能和热工性能数据,这些数据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经多批次试验和计算获得,供设计人员选用。3.1.2 规定单樘窗是实现标准化的最基本要求。本条中标准化外窗系统规格尺寸系列规定的3种主系列,13种分系列,是我省居住建筑应用最多的外窗规格尺寸。其中宽度600、900两种6个分系列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等作为辅助尺寸,主规格只有7种系列,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外窗的标准化水平。对于其它非标准化规格尺寸可作为补充使用。表中180150、180180规格的窗,用于高层建筑时根据抗风压性能要求,宜在中部设

9、置固定扇,宽度小于1500mm不宜中部设置固定扇。3.1.3 本条中对居住建筑中不适用标准化窗的部位进行了排除,其它部位应采用标准化外窗系统。3.1.4 本规定根据江苏省有关文件要求和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71等制定,规定中的性能指标均为最低标准,当设计低于最低性能指标时按最低性能指标执行,当设计高于最低性能指标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3.1.5 标识主要性能应包括: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窗传热系数、窗遮阳系数。标识应经第三方机构认定并按规定格式印制,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标识应当仅针对同一材料和五金配件、同一玻璃配置的产品,不能广泛用于同类产品。3.2 标准化外窗

10、3.2.1 本条中的分类和标记基本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和标记。3.2.2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铝合金型材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型材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3.2.3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塑料型材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型材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3.2.4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铝木复合型材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型材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本规程根据江苏省特点主要采用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受力构件型材。铝木复合窗采用铝合金型材与木型材通过连接卡件或螺钉等连接方式制作的框、扇构件的外窗。型材以铝合金为主要受力杆件为a型,以木型材为主要受力杆件为b

11、型(见下图) a型 b型1木型材;2铝合金型材;3连接卡件。铝木复合窗型材截面示意图3.2.5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玻璃钢型材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型材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3.2.6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中空玻璃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中空玻璃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本条中空玻璃气体间隔层厚度主要根据市场常用中空玻璃类型和节能效果确定(真空玻璃例外),玻璃厚度主要从安全方面考虑,其中双中空玻璃如小于5mm时下一规格是4mm,生产中一般取负公差,实际不足4mm,搬运安装时易破,使用中也不安全。为了防止钢化玻璃自爆产生安全事故,本规程标准化尺寸范围内的内置百叶等外

12、窗中空玻璃可以用半钢化玻璃取代钢化玻璃,经计算必须用钢化玻璃时,应采用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钢化玻璃。3.2.7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五金配件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五金配件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五金配件选用滑撑宜不小于43kg,铰链宜不小于55kg,滑轮双轮宜不小于70kg,单轮宜不小于40kg。3.2.8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用密封和弹性材料的最低要求,本条中未规定的密封和弹性材料其它参数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执行。3.2.9 一体化窗中的外遮阳部份是一体化窗的构件,但其本身也是产品,产品本身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一体化后应能从室内拆卸和安装,便于维修,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13、1.4整窗要求。表3.2.9性能指标是外遮阳一体化外窗在江苏地区工程应用的要求。3.2.10 本条规定了标准化外窗的基本立面及开启形式,是我省居住建筑使用最广泛的,上下提拉、上悬窗等作为一种补充可以使用。图中单开窗根据使用情况方向可以互换;双开窗包括中间固定窗,两边开启形式;平开窗包括内平开、外平开、内平开下悬;亮窗也可设置在下部;当窗扇宽度大于国家标准规定尺寸时应设置固定扇。宽度1800mm规格的窗,宜在中部设置固定扇。3.2.11 在现场砌筑的建筑墙体预留洞口中安装附框为后装式;在工厂预制装配式墙体中埋设附框为前装式。后装式附框与洞口单边间隙规定为标准尺寸15mm,附框厚度规定为标准尺寸2

14、4mm;窗框与附框间隙规定为标准尺寸6mm,两边相加为90 mm。前装式洞口尺寸即为包含预埋附框的尺寸,窗框与附框间隙规定为标准尺寸6mm,两边相加为12 mm。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窗框尺寸可以采用2 mm负公差,以满足安装要求。3.2.13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窗根据高度不同,性能要求有不同。不同性能的外窗在工程应用中易造成混用及错用,因此,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外窗性能进行统一设计取值,可避免外窗的混用错用,提高外窗应用的安全性。3.2.14 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是在总结大量试验数据基础上采用的,表中级别依据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并按实际达到的等级列出,选用时应根据建筑设计对物理性能的不同要求选用相应系列的外窗。同一级别中抗风压性能因有500Pa的跨度,在设计选用时取下限值;因材料、构造和加工能力存在差别,工程中应根据实际进行计算并以实测数据为准。3.2.15 标准化外窗热工性能指标是在总结大量试验数据和根据行业标准进行反复计算基础上确定的,供设计选用参考。如有产品配置与附录B、C、D不符,但技术水平高于本规程、热工性能优于本规程的规定时可以作为标准化窗使用。表中遮阳一体化窗的传热系数设定在冬天外遮阳不使用情况下,外遮阳对传热系数不构成影响。因材料、构造和加工能力存在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