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0290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 第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填写到指定位置。第卷(共60分)1、 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地球 河外星系 天空中飘动的云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陨星流星体 A、 B、 C、 D、2.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我国北

2、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 B. C. D.3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 A光球、色球、日冕 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石油的形成5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 )太阳系地月系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AB CD6、我国年太阳辐射能贫乏区主要分布在(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7、超级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时产生耀斑爆发,从而向宇宙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超级太阳风暴爆发时,可能引发地球上:( )A.大量生物

3、物种灭绝 B.风能发电量增加 C.两极地区昼长变长 D.卫星导航短暂失效8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没有坚硬的地表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体积和质量很小A B CD下图示意某项资料在18世纪以来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该图依据的资料最可能是( ) A、陨石数目 B、全球登陆台风数目 C、太阳黑子数目 D、日食次数10.该资料数值最大的年份( ) A、全球降水增多 B、耀斑频繁爆发 C、地震频繁发生 D、森林火灾频繁发生11、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水圈、生

4、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A17千米B5千米C33千米D2900千米13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

5、的抗震系数读地球四圈层分布图并结合所学有关地理与原理,完成14-16题。14a、b、c、d四圈层形成最晚的是( )Aa Bb Cc Dd15.岩石圈的下界在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16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生物 B水 C土壤 D大气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图中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19、

6、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旱而出现龟裂现象,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 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0-22题。20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2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 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22.已知该地区经常吹西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A.东南西北 B.

7、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2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BCD24观察右图,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25.某河流图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某河流图Aa,b,c Bb,a,c Cc,b,a Dc,a,b26.某河流图中,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小实验:(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

8、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有CO2的瓶内温度较邻瓶高,最大温差可达4。据此完成2728题。27 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A 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28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29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 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C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30、地质学家

9、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P波,虚线为S波)( ) A、B、C、 D、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第卷(共40分)注意事项:、第卷共2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姓名、准考证号、班级、考场。二、非选择题(将合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1、读 “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将图2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2)太阳活动最强烈显示的标志是 ,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 层(填字母)(3)图1中的 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太阳风”,

10、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产生 现象。(2分)(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 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3分)32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其判断依据是_。(2分)(2)D表示_面,其判断依据是_。(2分) 该面以上C表示_,该面以下E代表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地震波B的速度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态,F面是_面。(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2分)33.读图“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甲_;乙_;丙_。(2) 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什么,其形成的原因(岩层形态和新老程度)呢?(6分)甲_; 。乙_; 。(3)若要计划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最适宜的地点为 _处;(4)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渭河平原的成因。(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