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01538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1. 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A. 旱灾频发B. 冬季暴雪C. 多洪涝灾害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2. 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下列左图沙漠为被称为为“世界干极”的智利塔卡马沙漠,但是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沙漠开花”(即沙漠中的种子发芽)往往会和厄尔尼诺现象相伴发生。下右图为西澳大利亚沙漠图,人烟稀少。读图,完成3-5题

2、3. 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降水更少,下列与其相关的是阿塔卡马沙漠距赤道较远 ,上升气流较弱阿塔卡马沙漠受地形的影响更明量 西澳大利亚沙漠受东南信风控制的时间更短西澳大利亚沙漠受寒流的影响更小A. B. C. D. 4. 厄尔尼诺现象和“沙漠开花”往往同时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A. 该地气候变暖B. 该地降水增多C. 山区融水增多D. 昼夜温差增大5. 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较为发达B. 智利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较大C. 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资源乏D. 西澳大利亚沙漠肉食动物较多 下图中,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

3、成微成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仍有芦苇分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据此完成6-8题。 6. 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的描述,正确的是()A. 乙河是L湖的最主要补给水源B. 甲河与L湖是相互补给关系C. 甲河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L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7. 导致L湖两岸芦苇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主导风向B. 湖水盐度C. 沿岸坡度D. 土壤肥力8. 上述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差异性B. 整体性C. 地带性D. 非地带性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

4、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 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 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C.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 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10. 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 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B. 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C.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D.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德国摩泽尔地区的葡萄园分布纬度较高(多在47N-52N),是全球最北的葡萄酒原料产区,该地区是被世界公认的德国最好白葡萄酒原料产区之一。摩泽尔地区的葡萄园山坡极陡,有些坡度甚至达到70,且土壤中富含热容量高的深色

5、板岩和玄武岩风化物。据此完成11-13题。 11. 在摩泽尔坡度达70左右地区的葡萄十分优质,其主要原因是葡萄在生长期A. 降水丰富B. 土壤通气蓄水C. 光照充足D. 坡面积雪较少12. 摩泽尔地区利于葡萄成熟的重要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累积B. 岩石风化物白天吸热,夜间返光给葡萄C. 岩石风化物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D. 岩石风化物白天吸热,夜间返热给葡萄13. 该地葡萄种植最易带来的生态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化D. 旱涝灾害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mm)分布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

6、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B.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 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D. 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15. 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 气温低,洋流因素B. 气温低地形因素C. 气温高,海陆因素D. 气温高,天气因素16. 关于图示及附近区域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震可能引发海啸造成伤亡B. 常年干旱威胁当地民众生存C. 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D. 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稳定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据此

7、完成17-18题。17. 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A. 常绿硬叶林带B. 热带荒漠带C. 落叶阔叶林带D. 常绿阔叶林带18. 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A. 房屋影子全年最长B. 昼长短于米却肯州C.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D. 日出晚于米却肯州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19-21题19. 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A. 秘鲁寒流经

8、过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B. 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C. 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20. 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A. 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B. 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C. 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D. 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21. 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有() 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 附近有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规模比较大A. B. C. D.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22-24题。22. 该区域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 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C. 气候干旱,多内流河D. 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23. 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 甲B. 乙C. 丙D. 丁24.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 春季凌汛时间提前B. 冬季凌汛时间提前C. 春季凌汛规模变大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

10、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25-27题。 25. 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 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B. 夏季,积雪冰川融水C. 秋季,山区地形雨D. 冬季,地下水26. 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A. 上游修筑梯级大坝B.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D. 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27. 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是A. 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B. 河流平均流量大,多高山峡谷C. 流域内农业发达,航运需求大D. 法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读我国甲、乙两地区

11、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 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A. 河流众多B. 科技发达C. 交通发达D. 地理位置优越29. 甲图所示区域风电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 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能源缺口大B. 风能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C. 该地区位于边疆地区,电力出口量大D. 风力发电成本低,地区适应性强30. 甲图所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A. 水土流失B. 次生盐渍化C. 土地荒漠化D. 湿地萎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以

12、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12分)(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4分)(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4分)(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请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4分)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3、材料一:新几内亚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火山。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1)描述新几内亚岛上城市的分布特点。(3分)( 2)说明新几内亚岛多火山的原因。(3分)( 3)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3分)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2017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理正式提出“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冰上丝绸之路”是以俄罗斯北冰洋的东北航道为基础,穿越北极圈,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材料二:北极东北航线和传统航线及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材料三: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1901年,额尔齐斯河就实现了从新疆布尔津至俄罗斯的定期通航。如今,俄哈两国已决定联合开发额尔齐斯河航运,最终经鄂毕河与北极东北航道互通互联。(1)评价“冰上丝绸之路”通航的区位条件。(6分)(2)分析说明冬季从摩尔曼斯克港向南沿铁路线到莫斯科气温的变化特点。(4分)(3)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流量位居新疆第二。请指出额尔齐斯河的主要补给水体类型。(4分)(4)推测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航道对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意义。(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