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0119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二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眉山中学眉山中学 20202020 届高二届高二 1010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35 题 共 300 分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e 79 第第 卷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31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题目要求的 1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 B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

2、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2 下列关于交叉互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 B 交叉互换发生在真核生物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之间 C 交叉互换导致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 D 交叉互换导致纯合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多 3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环境引起的疾病一般不传给后代 所以不是遗传病 B 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 5 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C 多基因遗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所以发病率较低 D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

3、 最好选择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4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短 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B 多倍体育种植株产量高 获得的新品种都为纯合子 C 单倍体育种时 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减数分裂前期 D 基因工程育种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5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又叫 DNA 重组技术 是 DNA 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B 用 DNA 连接酶可以将两个粘性末端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C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生产各种药品 如胰岛素 干扰素等 6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4、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B 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 C 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同一物种的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D 共同进化指不同个体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进化和发展 7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 A Al2 SO4 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 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 与 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5、A 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B 1 molN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 C 1 molFe 溶于过量硝酸 电子转移数为 2NA D 标准状况下 2 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 4NA 9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 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先熄灭酒精灯 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备纯净 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 后通过饱和食盐 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 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 后从上口 倒出水层 10 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

6、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 C9H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11 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 Mg 2e e Mg2 2 B 正极反应式为 Ag e e Ag C 电池放电时 Cl 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 2H2O Mg OH 2 H2 12 25 时 在含有 Pb2 Sn2 的某溶液中 加入过量金属锡 Sn 发生反应 Sn s Pb2 aq Sn2 aq Pb s 体系中 c Pb2 和 c Sn2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 c Pb2 增大 B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 NO3 2固体后 c Pb2 变小 C 升高温度 平衡体系中 c Pb2 增大 说明该反应 H 0 D 25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 2 13 一定条件下 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 CO2 g 2NH3 g CO NH2 2 s H2O g H 0 B CO2 g H2 g CO g H2O g H 0 C CH3CH2OH g CH2 CH2 g H2O g H 0 D 2C6H5CH2CH3 g O2 g 2 C6H5CH CH2 g 2H2O g H 0

8、 二 选择题 本题共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4 1818 题只有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19 21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分 选对但不全的 得得 3 3 分 有选错的得分 有选错的得 0 0 分 分 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 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可以不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 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

9、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15 A B两带电小球 质量分别为MA MB 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悬挂 静止时A B 两球处于相同高度 若B对A及A对B的静电力分别为FA F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A FBB MA 3MB C 细线AC对A的拉力TA D 细线OC的拉力TC MA MB A M g 2 g 16 如图所示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 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 连 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 则在此过程中 该粒子 A 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 电势能逐渐增加 C 动能逐渐增加 D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7 静电场在 X 轴上的场强 E 随 X 的

10、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X 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 带正电的点电荷沿 X 轴运动 则点电荷 A 在 X2和 X4处电势能相等 B 由 X1运动到 X4的过程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由 X1运动到 X4的过程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 由 X1运动到 X4的过程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18 如图所示 虚线A B 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 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 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 P R 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 由此可知 A 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B 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C 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 比在P点时的大 D

11、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19 如图甲 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 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 所示 T 0 时 刻 质量为 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 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 时间内微粒匀速0 3 T 运动 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 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 重力 加速度的大小为G 关于微粒在 0 T时间内运动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末速度大小为 0 2v B 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C 重力势能减少了 1 2 mgd D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 20 A B 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 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图像 xt 图中 A B 分别为 A B 两球碰前的图像 C 为

12、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xt 的图像 已知 A 球质量 M 2 取 A 球碰前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xt kg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球的质量为 3kg B 碰撞过程中 A 对 B 冲量为 4 N S C 碰撞前后 A 的动量变化为 6 kg m s D 碰撞过程中 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5 J 21 如图所示 在地面上方的水平匀强电场中 一个质量为 M 电荷量为得的小球 系 在一根长为 L 的绝缘细线一端 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 AB 为圆 周的水平直径 CD 为竖直直径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电场强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 则

13、它运动的最小速度为gL B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 则小球运动到 B 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C 若将小球在 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 它将在 ACBD 圆弧上往复运动 D 若将小球在 A 点以大小为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它将能够到达 B 点gL 第第 卷卷 三 非选择题 共三 非选择题 共 174174 分 第分 第 2222 3333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434 3636 题题 为选考题 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 6 分 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一同学猜想可能与 两电荷的

14、间距和带电量有关 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 A球放在可移动的 绝缘座上 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 如图所示 实验时 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 变 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 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 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再保持两 球距离不变 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 观察到电荷量越大 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 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随其距离的 而增大 随其所带电荷量 的 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 累积法 等效替代 法 控制变量法 或 演绎法 23 8 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 让质量为 M1的入射小球 A 从斜槽某处由静止开始滚下 与静止在斜槽末端质量为

15、 M2的被碰小球 B 发生碰撞 1 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 斜槽必须是光滑的 B 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 槽口离地的高度 D A 与 B 的球心在碰撞瞬间必须在同一高度 2 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 M1 M2 填 或 3 正确操作后 M P N 是得到的三个平均落点 图中的 O 点是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 垂直投影点 两球落点痕迹如图所示 其中米尺水平放置 且平行于运 动轨迹所在平面 米尺的零点与 O 点对齐 若 A B 两球的质量比 MA MB 5 1 测得 OP 42 1 OM 30 0 ON 60 1则在实cmcmcm 验误差范围内 A B 碰撞过程中动量 填 守恒 或 不守恒 若已

16、知槽口末端离地高 H 0 45 则碰撞后 A 球落地时的速度为 取m m s 10 g 2 m s 24 12 分 如图所示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 B分别接在电压为 30 V 的恒压电源上 两极板间距为 3 电容器带电荷量为 6 10 8 C A极板接地 求 cm 1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 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 若在距B板 2的M点放一电子 求其电势能 cm 电子的电荷量 1 6 10 19 C e 25 16 分 静电喷漆技术具有效率高 浪费少 质量好 有利于工人健康等优点 其装置如图 所示 A B 为两块平行金属板 间距 D 0 40M 两板间有方向由 B 指向 A 大小 为 E 1 0 103N C 的匀强电场 在 A 板的中央放置一个安全接地的静电油漆 喷枪 P 油漆喷枪的半圆形喷嘴可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喷出带电油漆微粒 油漆微粒的初速度大 小均为 V0 2 0M S 质量 M 5 0 10 15KG 带电量为 Q 2 0 10 16C 微粒的重力和所受空气阻 力均不计 油漆微粒最后都落在金属板 B 上 试求 1 微粒打在 B 板上的动能 2 微粒到达 B 板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