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201171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第卷均答在答题卷上。第卷 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

2、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宣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

3、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

4、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

5、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文心雕龙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继承了曹丕主张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和“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B. 唐代的韩愈、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及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

6、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中道统原则的延伸。C. 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的缺失使得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并且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D. 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演义小说的出现是中国的文学传统滑入俗世纷争的重要表现,这类小说中的原则相比三国演义也发生了变化。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章首段阐明美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缺乏独立性,作者通过南朝刘勰、唐朝白居易、宋朝周敦颐等例子举例论证了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结论。B. 第二段由前文的美学背景引入红楼梦引发审美革命的观点,运用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来论证红楼梦的悲剧品质引发美学革

7、命的观点。C. 第四段从士大夫的心灵的释放的角度,说明了佛学东渐和禅宗兴起对于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的重要作用,使中国文化在审美疲乏中得到复兴。D. 全文多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着重强调了中国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缺乏独立性和非功利、非伦理的审美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以载道”思想强调文学的承载、阐明、传达“道”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之中。B. 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状态。C. 国民受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影响,民族

8、也因此滋生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对人的思想、对社会会产生影响。D. 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说文心雕龙的诗学体系继承了 “原道心以敷章

9、、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曲解文意。“原道心以敷章、研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是文心雕龙开篇原道一章里的内容。B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的,并非和韩愈一起提出。C项,“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缺失”说法太武断,过于绝对化了。文中并没说是始终失。【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第三段”表达有误,应为第四段。【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

10、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中,“对社会会产生影响”无中生有。文中是说,“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只能说明这些作品对部分国民心态和审美有影响,这部分人是被作品调教出来的人。文中没有涉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

11、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青衣毕飞宇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坯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这不是A档B档的事。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

12、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了命。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说,“最好呢,住下来。”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我不住。”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

13、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先吊两瓶水再说。”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毕竟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五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好歹也是住在医院里头。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筱燕秋起初只是闭上眼睛养养神的,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筱燕秋那么疲惫,发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筱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了。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拔完了针管就往门

14、外跑。天已经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把雪花都打扮得像无处不入的小婊子了,而大楼却成了气宇轩昂的嫖客,挺在那儿,在错觉之中一晃一晃的。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傲慢得只会响喇叭。筱燕秋急得没病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说。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

15、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筱燕秋没有说。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西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西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包头、上齐眉穗、带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出奇地安静。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化妆师怕极了,惊恐地盯着她。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 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