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1982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2016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来源课 件 5y K J.Co m 2016 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材特点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 、 学会看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讲 1994 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2和同学的故事,展现了爱的奇迹。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勤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我已渴望至

2、极的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母爱的深沉。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了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 ,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表现了父母之爱的不同方式。 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孩子感冒发烧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说明冷漠也是一种爱。本单元这种“爱”的情感贯穿始终,父母爱的角度、方式、表现虽然不同,但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发现、体会、享受、回报各种不同的爱。另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被爱包围着,可他们常常忽

3、视这些平常的爱,总是从主观的角度去认识、处理这些爱,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主观体验,在朗读中感受爱,在辩论中明析爱,在想象中升华爱,从而学会主动去爱父母、爱他人。3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的思想感情,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进而感悟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学生在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这方面的细节描写上比较欠缺,因此教师要利用本组教材优势,结合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和训练。在得言中得意。学习目标1、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 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

4、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体会的思想感情。3、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 这一专题,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品味,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4、 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回报爱。4学习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感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爱的真谛。难点:依托教材,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体会的思想感情。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

5、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5上汲取的力量。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2搜集汶川地震中伟大的父亲图片和简单事迹。63学生预习课文、初知课文大意。设计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设计者教学预设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

6、音、读通句子。2.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的事?3.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文中的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读。二、明确目标,品读体验。71同学们就像刚才那样我们拿来一篇阅读后先要跳出课文看看作者究竟写了什么,围绕什么来写的。接下来我们要跳进每一个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的。2静心默读关于父亲的描写,从哪些句子、甚至是哪个词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3交流、体会父亲的了不起重点一:一)在语言中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父亲在挖儿子时,说话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2这三次回答中父亲的心情分别是什么样的?3采访:请问这位父亲,你当时在想什么

7、?4.朗读指导8重点二:第十二自然段1.体会父亲挖的时间之长、艰难和执著。36 小时到底有多长?课文是怎样描写这 36 小时的。指名读。2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讨论.3从 “再”中体会到了什么?4指导读第一句话,读出自己的理解。5这是怎样的 36 小时,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爆炸、倒塌、)父亲依然挖了引读第一句。2) 体会父亲很坚定信念、 。同学们再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课件演示:他满脸( ) ,为什么会这样?双眼( ) ,为什么会这样?衣服( ) ,为什么会这样?到处都是( ) ,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请把你看到的父亲读出来。93).

8、是什么支撑这位父亲坚持 36 小时(对儿子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对孩子的爱)地震降临,父亲来到学校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坚定站起身向学校走去,因为他说过 ,别人劝她离开,他失常地说:“谁来帮帮我” ,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父亲挖了小时、小时、小时、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因为他坚守着一个承诺 。父亲用行动谱写了爱的诗篇,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段话吧!读第 12 自然段。三、资料引入,升华情感1.播放汶川地震中英雄的父亲图片及简介。2.小结: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10这种爱就是父爱同学们

9、,父爱如山,让我们再一次大声朗读这如山的父爱。读 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直抒胸臆,体验儿子的了不起。1、我们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读读了不起的儿子。2、阿曼达哪儿了不起?A 教师随机引导: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废墟中的阿曼达和同学们是怎样度过的?B 父亲的出现给孩子们带来了生的希望,阿曼达却放弃了,让别的同学先出去。此时,随时可能发生 ,随时可能 ,随时可能 。阿11曼达能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 3.齐读 23、24 自然段。二、延伸拓展,升华情感播放音乐: 生死不离1.被救的孩子的父母或周围的群众又会说些什么?学生动笔写。教师播放背景

10、音乐:生死不离2 这是生死离别后的重逢;这是父与子创造的生命奇迹;有爱,生命就有了希望。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写一写。三、布置作业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亲以永不放弃、信守承诺表达了对儿子的爱。我给大家推荐两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背影相信阅读后你会对爱又新的理解。12明确读书要求,整体感知全文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深挖字词,边品析边想象,在想象中再现情境,在朗读中升华情感以读代讲,突出中心在真实的生活事件中感悟父亲形象在想象中体验阿曼达的了不起抒发情感, 培养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想学后善写的能力。18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31、认识 3 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等。2、有

11、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设计内容慈母情深设计者14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揭题,抓住题眼扣主题1、齐读课题,读到慈母,你自然想到了什么(一句话,一个画面,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句名言 )2、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起去感受一位平凡母亲的深情厚爱。二、初读,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

12、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1、默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母亲的情深,找找描写母亲的几处地方,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2、你找到了哪处描写母亲的句子,句一: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15这是写母亲的样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瘦弱的母亲)句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疲惫的母亲)这是写母亲的动作、神态。句三: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句四:母亲说完,立刻又做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忙碌的母亲)3、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13、,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中的母亲。老师问学生答我想要一块五毛钱买一本我梦寐以求的青年近卫军 ,于是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在震耳欲聋的噪声中,我看到了(学生接读:句一)16我大声叫妈,我又看到了这样的母亲。 (学生接读句二)我向母亲要一元五毛钱买书, (学生接读句三)我遭到母亲同事的指责,母亲却高兴地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说完, (学生接读:四个立刻句)(板:动作、神态,外貌)三、我们走进了,看到了一位瘦弱的母亲、疲惫的母亲、忙碌的母亲,可问题出来了,这瘦弱的母亲、疲惫的母亲、忙碌的母亲怎么让我们体会到这个深字呢?让我们再走近一点这位母亲,再近点,直至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处外貌、

14、每一句话语。(一)我们先来看看映入我眼帘的第一眼的母亲:出示: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1、自己读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极其瘦弱)2、一个辛苦的母亲,辛苦到了极其瘦弱。极其瘦弱到怎样?(极其瘦弱的脊背,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指读。173、知道这个极其瘦弱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吗?找到书上的一句话: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 ”(1)什么是震耳欲聋,关键是欲是什么意思?(马上、将要)摇摇欲坠、清脆欲滴、心碎欲绝都是这个欲(2)震耳欲聋就是(生接) ,齐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3)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过吗?什么滋味?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4)母亲工

15、厂里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没停过)找出依据(5)作者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母亲就在这样一个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你心里是什么滋味?4、这样一个极其瘦弱的母亲,我在梁晓声母亲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出示:18“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 ”当你了解这些,再看看这瘦弱的脊背,你想说什么。(二)一个简单的外貌描写就刻画出一位慈母的深情,那么这个情深在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中我们能否也感受到呢?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句子:背直起

16、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自己读读, 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疲惫的母亲)2、谁能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三次放在一个句末)3、改说,比较: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再读,看看有什么感觉?19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背;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怎样的脸;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5、一个疲惫的母亲深深震撼了我,当看到这样一位母亲,你心理什么感觉?6、是啊,这样一个疲惫的母亲让我们心痛,心碎、更让我们心存敬意,因为母亲的疲惫里深藏着慈母的情深啊。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段话。(三)这样的句子还有一句: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