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成因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19561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金融危机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金融危机成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浅析金融危机成因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9年,不少发达国家的GDP均呈现负增长态势,新兴国家也将深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文章从世界经济的现状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出发,重点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形成内部及外部以因素。关键词:金融危机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一、金融危机及其蔓延全球的原因(一)金融危机概述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

2、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二)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原因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

3、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 发展 ,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 影响 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

4、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二、金融危机形成的内部因素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

5、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一)货币体系内在缺陷造成金融危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

6、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二)美元的特殊地位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

7、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

8、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

9、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三、金融危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一)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 。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 ,但在

10、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 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 ,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 、

11、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

12、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

13、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二)监管缺位导致风险扩散1997年以前,泰国、韩国和菲律宾三国国民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增长。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外资大量流入,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生产能力过剩。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金融、房地产泡沫。同时,由于长期维持较高的汇率以及过度投资导致贸易持续逆差。1996年,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高达7。这使得外界对其维持币值能力的信心动摇,外资大规模撤离,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危

14、机。当东南亚各国出现危机时,各国也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举措,但在大规模游资的攻击下,未能有效阻止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两年多。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五年都低于1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监管缺位导致经济失衡(尤其是供需失衡)是导致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其对经济的冲击都较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为了应对科技股泡沫破裂引起的经济下滑,20012003年美联储连续降息,最低降至1%。长期的低利率激发了房地产价格飙升,住房按揭的次级贷款衍生类产品获得快速发展。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纷繁复杂的分拆打包,掩饰各种衍生金融产品中的风险,不仅扩大了对不良贷款的需求,而且

15、将不良贷款传递给更多的投资者。实际上,美国次贷仅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约在1.1万亿1.2万亿元,这样的次贷规模并不足以导致一场牵动全局的金融危机。这主要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杠杆交易,造成了次贷规模的逐级成倍放大。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是美国的过渡消费和发展中国家的过度供给,美国消费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由于美国的居民储蓄是负数,消费支撑主要是金融资产和房地产增值,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和房地产要不断地吹起泡沫,来支撑过度消费。但泡沫总是有限度的,这也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内在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1、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7期2、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3、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金融研究,1997年第11期4、炳才,对国际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的重新认识,金融研究,2007 年第5期5、清马,开放条件下投机攻击的策略分析,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6、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金融研究,2007年第8期, 专业.专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