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18897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的根本原理不同B.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时通常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C. 单倍体育种一般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 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选择范围有限【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详解】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的根本原理都是基因重组,A错误;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时通常利用诱变育种,B错误;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故单倍体育种一般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错误;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D正确。故选D。2.下列观点与达尔文的观点一致

2、的是:A. 生物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生物变异广泛存在并可能遗传给后代C.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变异、选择和隔离是进化的三个基本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3、说是在个体水平上的研究,A错误;达尔文认为生物变异广泛存在并可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C错误;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是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观点,D错误。故选B。3.如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类,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B. 甲岛的鸟类生活在同一区域属于一个种群C. 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D. 乙岛的鸟类与甲岛的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答案】B

4、【解析】【分析】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3、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故甲岛的鸟类不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

5、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产生了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然界中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属于修改内容: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D.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6、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研究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单位进行研究的,A不符合题意;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并未提出,B不符合题意;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没有做修改,C符合题意;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修正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5.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的a精子具有受精能力,其他配子不受影响。试从理论分析,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 )A. a的基因频率为44% B. 雌雄个体数量比例将发生变化C. 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 D. AA、Aa、aa个体比例为1:6: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AA

8、、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因此雌配子的比例为A=10%+1/220%=20%,a=1-20%=80%,由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因此雄配子的比例为1/3A,2/3a。【详解】由分析可知,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为20%A、80%a,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雄配子的比例为1/3A,2/3a,因此产生的后代中AA为1/31/5=1/15、Aa为1/34/5+1/52/3=6/15、aa为4/52/3=8/15,因此a的基因频率=6/151/2+8/15=11/15,A不符合题意;精子活力下降不影响雌雄个体的比例,B不符合题意;由A

9、项分析可知,Aa基因型的个体占6/15=2/5,C不符合题意;由A项分析,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1:6:8,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等相关知识,准确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 人体内环境中所含物质的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是()A. 营养物质类,包括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等B. 信号分子类,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C. 代谢产物类,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D. 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氧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

10、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成分一般包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等)、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解:A、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抗体等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7.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升的0.9g/L(90mg/dL

11、)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机体血浆量增加,代谢掉相应量的糖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不变,葡萄糖糖均匀分布于内环境及细胞内【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

12、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由于血浆的无机盐浓度是0.9%,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体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B. 过程

13、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C. 是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肾脏的肾小管、集合管部位D.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和无机盐【答案】A【解析】【分析】是能进行体内外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说明是呼吸系统;表示体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的结构,表示消化系统;III表示泌尿系统,表示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表示体内物质排出的途径,应为皮肤。【详解】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呼吸系统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错误;过程是指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B正确;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能排出少量的水

14、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 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 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C. 正常的健康人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D. 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

15、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现象称为组织水肿,其原因是血浆、组织液渗透压发生变化而导致组织液过多,A正确;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B正确;由于人体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饮用弱碱性水后,在缓冲物质的作用下会维持人体的PH在相对稳定的范围,C错误;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C. 膝跳反射是由人体低级级中枢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D. 条件反射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一定需要【答案】C【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