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017848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的培养作者:石坚 指导教师:范全玲摘要 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培养地理基本技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技能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因为加强地理技能的培养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技能的含义和地理技能培养的意义,后结合一些教学案例,重点阐述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技能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 教学改革 初中地理 地理技能 培养1 引言初中地理课程目标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这样的说明: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要求掌

2、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它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1。可见初中地理教学把地理技能的培养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地理技能的培养不令人满意。根据国际地理学会议的一些资料和国际地理知识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学生的地理调查、实践、操作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多不足 2。2 地理技能的含义2.1 国际定义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关于地理技能是这样表述的: “利用由文字、数据和符号等形式表达的资料,如课文、图

3、片、图表和地图等; 练习怎样进行实地考察、绘制地图,进行访问和运用统计数据; 利用信息传播、思考、实践和社交等技能去探究从本地到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地理课题 3。 ”2.2 国内定义国内学者根据地理技能的上述含义,将其分为操作性地理技能和智能性地理技能。前者如,利用由文字、数据和符号等形式表达的资料; 练习怎样进行实地考察、绘制地图,进行访问和运用统计数据等。后者如,利用信息传播、思考、实践和社交等技能去探究从本地到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地理课题等。由于地理技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长期以来便被作为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三大教学目标之一 4。2.3 常用分法 目前常用的分法有两种:按地理活动内容分为地

4、理认知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实第 2 页 共 9 页践能力、地理创新能力。按能力构成的心理要素可分为地理观察力、地理记忆力、地理想象力 、地理思维能力。 3 地理技能培养的意义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当今,中学地理教学的三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培养地理技能的意义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之所在。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当发挥地理学科实践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从而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3.2 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基本技能训练是现

5、代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当今国外学校教育都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校地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地理技能的培养则有助于学校培养具备认识技能、操作技能和社会技能的未来社会建设者。学校加强地理技能的培养还为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3.3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地理技能是学习和认识环境的基本技能之一,增强地理技能对于认识祖国和世界的环境都是必需的。增强地理技能对于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意义,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此外地理技能的培养对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地理技能的培养从地理认知能力,

6、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发,结合地理教学新形势,探索在新教学方法和新教育技术下的技能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4.1 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地理认知能力是指加工、储存和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地理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地理读图绘图、地理注意、地理记忆的能力都被认为是地理认知能力。 4.1.1 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既经济又容易理解

7、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收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 5。 ”在地理教学中想要提高读图绘第 3 页 共 9 页图能力就要多读多练,要充分利用地图册、地理填充图册等教辅用书,充分利用地理拼图、挂图等教具。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一节时,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首先出示中国的地形地势图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应用表 1 制作出图 4-1,并提出问题:通过饼状图能观察出我国地形类型的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包括山地、崎岖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

8、积的 2/3。此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点有什么影响?如地形复杂多样对农牧业经营的影响;地形崎岖对交通、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读图分析能力,同时增强了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最终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表 1图 4-1 我国地形面积饼状图4.1.2 地理注意能力的培养地理知识包罗万象,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要注意观察身边地理事物。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注意能力。有一个小事例就很能启发学生:小华和妈妈暑假期间去高楼林立的小区看房,低层房子采光条件很

9、好。等到寒假时入住,房子的采光就差了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般地,冬季太阳高度低,照射到屋里的阳光多;夏季太阳高度高,照射到屋里的阳光少。这时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小华家位于低层,夏季太阳高度高,前面高楼影子短,小华家没被遮挡阳光充足。冬季太阳高度低,前面高楼影子长,低层被遮挡,采光很差。教师可以布置课外观察作业:观察小区的楼间距、房屋的层高对采光的影响。总之,要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去观察问题,用地理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地理注意能力。4.1.3 掌握记忆方法,提高地理记忆能力地理记忆力是地理认知能力的重要内容。提高地理记忆力有很多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

10、己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地理记忆能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时可以编些记忆小口决,如判读山脊和山谷时采用“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为山脊,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为山谷。 (如图地形类型 百分比%山地 33高原 26盆地 19平原 12丘陵 10第 4 页 共 9 页4-2)诸如此类的记忆小口决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记忆力。图 4-2 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示意图4.2 地理推理能力的培养地理推理能力主要指对学生在掌握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规律及地理理论将地理知识以适当的方式归纳总结起来的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学

11、生具有很强的分析推理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练习地理推理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思考问题,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形成地理推理能力。4.2.1 加强地理演绎能力的培养地理演绎能力是从一般地理规律推导出个别地理事物的能力。在地理新教材中地理同类知识的知识点较多,初中学生地理演绎能力还很不成熟,学习这类知识效率不高。地理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地理演绎的练习,促进学生养成知识迁移运用的习惯,指导学生形成地理演绎能力。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时,让学生明确学习区域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何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何物(自然地理,如地形、气候、

12、河湖、植被;人文地理,如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商贸、旅游、人口、城市等) 、何种状况、发展方向如何等等。然后可以推演到具体学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征。在明确四大地区一般特征后,要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各地区的独特性。这样引导学生把地理一般规律运用到具体学习中去,不但便于掌握同类知识,提高效率,而且有助于地理演绎能力的提高。4.2.2 提高地理综合归纳能力地理归纳能力是地理推理能力之一,是从多个地理个别案例中推导出地理一般规律的能力。在教学中大量的地理素材、地理案例,单独学习和记忆存在困难,而通过地理归纳,就可轻松应对。 在地理新课程中有大量案例。例如,八年

13、级下册在讲述我国四大地理区的农业生产时,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技术因素等,突出西北地区缺乏水分,青藏地区热量不足,东部季风区人均土地少等主要因素,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西北地区的灌溉和绿洲种植业、草原及高山畜牧业,青藏地区的河谷种植业、高寒畜牧业,东部地区的平原种植业、家禽家畜圈养业等区域农业生产模式。这样,把较为繁琐的知识归纳出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分析农业问题的一般规律,不但便于学习内容,深化认识,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总结归纳能力。4.3 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在学第 5 页

14、 共 9 页习地理知识和各种地理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又是顺利获得地理知识和完成地理活动的必备条件 8。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4.3.1 学校应重视结合教材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在目前初中地理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践要与教材充分结合。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每一章节都有“活动”内容,这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例如,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区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读法,以及东西、南北半球,高

15、、中、低纬度等的划分。又如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利用学校球场沙池泥沙制作地形模型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了解山峰、鞍部、山谷、山脊及悬崖等地形。4.3.2 教师注意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生活是实践的基础,实践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和生活体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度大多是固定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何调整我家的太阳能”的探究活动。教师先给出必要的理论知识(我们所处的地区大概是北纬 40、正午太阳高度 H=90-太阳直射点纬度

16、+/- 所求地的纬度) ;然后准备木板、钉子、螺丝钉、铁丝、空心竹筒等,组织学生图 4-3 太阳能装置示意图 动手制作出简易的装置(如左图)教师给出太阳能热水器调整依据:一般地,太阳高度越大,光照面积越小,光热越集中,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越高。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的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式为:H=90(如上图) 。学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 H 约为 73此时倾角 =17;冬至日 H 约为 26此时倾角 =64那么在其他时间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并鼓励学生去尝试调整家里太阳能的倾斜度。这样,通过活动学生增强了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4.4 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发挥情商和潜能的敏锐性、应变能力。日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