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017822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九年级模拟考试(之一)数学试题说明:全卷共 4 页,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a+2a=5 a2 B. a6a2= a3 C. (3a3)2=9a6 D. (a+2)2=a2+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根据同类项合并法则可得3a+2a=5 a,本选项错误;选项B, 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a6a2= a4,本选项错误;选项C,根据积的乘方可得(-3a3)2=9a6,本选项正确;选项D,根据完全平方式可得(a+2)2=a2+4a+4,本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

2、幂的除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式学科网2.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为4400000m2,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4106 B. 44105 C. 4106 D. 0.4410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是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确定a10n(1|a|10,n为整数),4400000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再表示成a10n的形式即可,即4400000=44106故答案选A考点:科学记数法3. 数据4,8,4,6,3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 5,4 B. 8,5 C. 6,5 D

3、. 4,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4+6+3)5=5;故选D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4. 如图,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 【答案】B5.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 (-1,2) C. (1,2) D. (0,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将二次函数配成顶点式,然后得出顶点坐标.y=2x+3=,则顶点坐标为(1,2)学#科#网.考点: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6. 如图,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4、()A. B. C. D. 【答案】B【解析】直接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DC,AC的长,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答案解:如图所示:连接DC,由网格可得出CDA=90,则DC=,AC=,故sinA=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7.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一点A作ABx轴于点B,连接AO,若SAOB=2,则k的值为( )A. 2 B. 3 C. 4 D. 5【答案】C8. 如图,在O中,AB为直径,CD为弦,已知ACD40,则BAD的度数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由在O中,A

5、B为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求得ADB=90,又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得B=ACD=40,继而求得答案解:在O中,AB为直径,ADB=90,B=ACD=40,BAD=90B=5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注意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学科网9. 三角板ABC中,ACB=90,B=30,AC=2,三角板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当点A的对应点A 落在AB边的起始位置上时即停止转动,则B点转过的路径长为( )学#科#网.A. 2 B. C. D.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BCB=60

6、,BC=6,然后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求出答案.考点:弧长的计算公式10. 如图,ABC中,ACB=90,A=30,AB=16点P是斜边AB上一点过点P作PQAB,垂足为P,交边AC(或边CB)于点Q,设AP=x,APQ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点Q在AC上和BC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当点Q在AC上时,A=30,AP=x,PQ=xtan30=y=APPQ=x=;当点Q在BC上时,如下图所示:AP=x,AB=16,A=30,BP=16-x,B=60,PQ=BPtan60=(16-x)SAPQ=APPQ=x(16-x)=x2+8x该函数

7、图象前半部分是抛物线开口向上,后半部分也为抛物线开口向下故选B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是注意点Q在BC上这种情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因式分解:=_.【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提取公因式2x,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考点:因式分解12. 要使式子有意义,则字母的取值范围是_学#科#网.【答案】【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1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3. 如

8、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若,则_【答案】4【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和DEFBCF,由已知条件求出DEF的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得到答案.解:因为E为AD中点,ADBC,所以,DFEBFC,所以,所以,1,又,所以,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14. 在等腰直角ABC中,C90,AC8,D为AC上一点,若,则AD_。【答案】6【解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AC=6,再在RtBDC

9、中,利用正切的定义计算出CD,然后利用AD=AC-CD进行计算即可.解:ABC为等腰三角形,BC=AC=8,在RtBDC中,tanDBC=,CD=BC=2,AD=AC-CD=8-2=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15. 直线y2x与双曲线有一交点(2,4),则它们的另一交点为_【答案】(-2,-4)【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解:直线y=mx与双曲线y=的一个交点坐标为(2,4),且直线y=mx与双曲线y=均关于原点对称.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学#科#网.则另一

10、个交点的坐标为(-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熟记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科网16. 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且AC=2,BD=2,各边 中点分别为A1、B1、C1、D1,顺次连接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取各边中点A2、B2、C2、D2,顺次连接得到四边形A2B2C2D2,依此类推,这样得到四边形AnBnCnDn,则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为_【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6;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A1B1AC,A1B1=AC,则BA1B1BA

11、C,得BA1B1和BAC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即,因此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即a2;推而广之,则AC=2,BD=2,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解:四边形A1B1C1D1的四个顶点A1、B1、C1、D1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A1B1AC,A1B1=ACBA1B1BACBA1B1和BAC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即又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2,BD=2,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推而广之,则AC=2,BD=2,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点睛”此题综合运用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注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

12、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7. 计算:60+-【答案】-2.【解析】根据开平方,可得平方根;根据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三角函数特殊值可得答案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利用负整数指数幂与正整数指数幂互为倒数,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是解题关键18.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答案】【解析】首先将括号里面的通分相减,然后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化简后代入x的值即可求解解:原式 将代入得: 原式= ,当时, 原式=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把分式化为最简形式,再代入求值19. 如图,在R

13、tABC中,ACB=90(1)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P,若AC=4,BC=8时,试求BP的长 【答案】(1)作图见解析;(2)5.【解析】试题分析:(1)、做出线段AB的中垂线得出答案;(2)、设BP=x,则AP=x,CP=BCPB=8x,然后根据RtACP的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如图,点P为所作;(2)、设BP=x,则AP=x,CP=BCPB=8x,在RtACP中,PC2+AC2=AP2, (8x)2+42=x2,解得x=5, 即BP的长为5考点:勾股定理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 如图,河的两岸l1与l2相互平行,A、B是l1上的两点,C、D是l2上的两点,某人在点A处测得CAB=90,DAB=30,再沿AB方向前进20米到达点E(点E在线段AB上),测得DEB=60,求C、D两点间的距离【答案】C、D两点间的距离为30m.【解析】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E=AE=20,进而求出EF的长,再得出四边形ACDF为矩形,则CD=AF=AE+EF求出答案解:过点D作l1的垂线,垂足为F,DEB=60,DAB=30,ADE=DEBDAB=30,ADE为等腰三角形,DE=AE=20,在RtDEF中,EF=DEcos60=20=10,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