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2017216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中学联盟]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中考模拟(三)政治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中考模拟试题思想品德试卷(三)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一阶段是以A. 新中国成立算起 B.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C. 改革开放算起 D.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算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B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新中国成立是

2、1949年10月1日,A观点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考点:本题考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2. 对于我国这一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自己的根本基点是。A. 对外开放 B. 改革开放 C. 全面开放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案】D【解析】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考点:对外开放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

3、多年的文明史,下列列举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选项中,我们应当摈弃的是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 厚德载物 道济天下【答案】C【解析】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积极继承民族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创新。以此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体现了爱国情感;B选项体现了换位思考;C选项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是我们应当摈弃思想;D选项体现了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排除ABD选项。故选C。考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4、”,是母法,这说明在我国 宪法与普通法律是相同的 宪法与普通法律没什么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 B. C. D. 【答案】C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考点:宪法的地位5. 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能有一条,那就是A. 投机取巧取得成功 B. 脚踏实地 全力以赴C. 损害他人 取得名利 D. 过高估计自己,结果很悲伤【答案】B【解析】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再美好的理想也不可能实现。A项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努力与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所以A项错误;B项,理想和目标

5、的实现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不懈地追求、努力与奋斗勤奋是成功的基石。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不去脚踏实地地干,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只有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才能通向理想。所以B项正确。C项,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所以C项错误。D项,确立奋斗目标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过高估计自己,会使目标不切实际,那理想就不可能实现,所以D项错误。故选B。考点:实现理想的途径6. 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格尊严 D. 隐私权【答案】B【解析】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考点:生命健康权7. 据调查,当前人们的事业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从个人自身的发 展要求来看,受教育应该是公民的( )A. 一项基本权利 B. 一项基本义务 C. 一件个人的事 D. 一种兴趣爱好【答案】A【解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所以B符合题意;A答题片面

7、,CD错误,是公民义务不是私事,也不是兴趣爱好。故选B。考点:受教育权8. 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 义务的主体,这说明权利和义务具有( )A. 一致性 B. 双重性 C. 对立性 D. 相同性【答案】A【解析】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体现

8、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特点;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考点: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9. 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是( )A. 道德 B. 责任 C. 纪律 D. 法律【答案】B【解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考点:责任的含义和来源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B.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答案】C【解析】我国社会

9、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选项C正确;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具体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所以选项A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所以选项B错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考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一国两制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改革开放 D. 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

10、的共同愿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考点:一国两制12. 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改革开放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四项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考点:改革开放1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

11、】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应选B。考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4.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A.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B.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C. 解决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如计划生育的目。着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的知识,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答案选D。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两方面的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科学素质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A. B. C. D. 【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精神

12、文明建设包括的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支柱;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所以符合题意;被排除;故选C。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实践探究(结合实际及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为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3、我市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某校为搞好这项活动,请同学们参与(1)开展上述活动,符合哪项发展战略?(2)实现上述发展战略的关键是什么?(3)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是什么?(4)为配合上述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答案】(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3)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收集材料、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人才强国战略。根据知识点回答即可。(1)本题考查了促进教育发展的

14、战略,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包括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是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据此作答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了为配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自己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准备怎么做,要收集材料、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等,据此作答即可。考点: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人才强国战略三、材料分析(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其中17题7分,18题8分,19题7分,20题5分,)17.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我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我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1)上述材料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特征?(2)材料体现的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原则是什么?(3)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它是由什么确立的?【答案】(1)公平正义 (2)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解析】分析材料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